新、續、改建停車泊位不低于8000個!化解“停車難”李滄這么干
▲下街閑置空地機械式停車場效果圖。
青島新聞網3月1日訊(記者 孫志文 通訊員 王彬)停車體驗是關系到市民出行幸福感的關鍵指標。近年來,青島市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增長,但配套停車資源明顯跟不上節奏,“停車難”已經成為中心城區長足發展的桎梏。記者從李滄區城市建設管理局獲悉,為有效化解“停車難”“停車亂”沉疴積弊,持續優化轄區營商環境,2023年,李滄區將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為契機,錨定獨立地塊停車場建設、閑置空地“平改立”創新、橋下空間資源利用三個方面重點突破,確保年內新、續建停車場不少于15處,新、續、改建停車泊位不低于8000個,全力打造李滄停車新模式。
獨立地塊新建2處停車場
今年,李滄區將全面推動興華路地下停車場建設工程及正定三路停車樓項目,壓茬推進手續辦理進度,爭取三四季度分別達到開工條件,兩處停車場建成后,將新增泊位數不少于500個,緩解老城區停車難問題。
年內新增機械式停車場不少于4處
李滄區通過加強土地集約利用“見縫插針”,在有限空間提供更多泊位,釋放空間停車潛力,在原有閑置空地平面停車場中增加機械式停車元素,通過“平改立”的方式,年內新增機械式停車場不少于4處,新增泊位不少于800個,打造“小而精”的機械式閑置空地停車場。
新增3處橋下空間停車場
在無新增占地情況下充分改造、高效利用橋下空間,年內新增棗山路、金水路、太原路三處橋下空間停車場,新增泊位231個,使原本利用效率較低的橋下空間轉變成集停車、運動、休閑為一體的多功能公共空間。
此外,李滄區還將繼續推進大棗園地下停車場、世園綜合服務中心停車場等6處續建項目,統籌老舊小區改造新改建停車場及公園配建停車場等項目,確保年內新增泊位不少于8000個,全面緩解城區停車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