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館擬收費、劈柴院大變樣、如是書店進駐……中山路如何開啟2.0版本?
【青島新聞網獨家】
(記者 宋波鴻)
日前,中山路城市記憶館發布公告稱,擬定進行門票收費。這個去年正式開館的文旅項目集納了中山路的精華,收藏了大量珍貴的青島影像和青島故事,將告別免費時期。
近年來,青島百年老街中山路,經歷了大量老建筑改造、包括上街里啤酒節等一系列活動助推實現了人氣復蘇,甚至迎來“中山路2.0版本”。大家紛紛回到這里,目光聚焦在這里,感受老建筑的魅力,重溫青島的歷史記憶,并享受當下來自都市里的休閑和放松。一個問題也隨之而來,復興后的中山路應該如何開啟“進階版”?
劈柴院換門頭 將引入外部文旅集團
日前,記者來到中山路探訪發現,劈柴院目前經歷了改造后已經整體露出“真容”。原有的劈柴院三大字門頭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小門頭,介紹著劈柴院的歷史。
半米長的門牌上,中英文雙語介紹著劈柴院:始建于1901年,占地面積13907平方米。劈柴院得名于初期院內多“劈柴架屋(臨時搭建的簡易商鋪),一說此處原是“劈柴市”。至1914年后,包括江寧路在內的格局基本形成。后成為門類齊全的市場,主街上多是酒館、飯店、小飯鋪、糖果店、書場和游樂場等。評劇名家新鳳霞、“戲法大王”王鼎臣、相聲演員馬三立和山東快書演員高元鈞等都曾在此演出。
不僅在“門面”上重新塑造了劈柴院,“里子”同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據報道,劈柴院片區將“強身健體”,市南區已經與袁家村文旅集團達成合作,共同推進劈柴院提質升級,以傳統美食、國潮零售、民俗演藝、非遺文化體驗為主導業態,打造老字號文化深度體驗區。
中山路城市記憶館擬調整收費
日前,中山路城市記憶館官方微信發布了“關于場館門票及其他票價試行方案”的公告。
據中山路城市記憶館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記憶館還是免費開放,一開始公布的常規門票價格后續還將繼續調整,待到調整后再對外進行公示。對于擬定的收費,中山路城市記憶館還推出了優惠活動,贈送相應的紀念品,以實現從免費到收費的過渡。
去年9月底,備受期待的中山路城市記憶館正式揭牌開館。青島百年風貌,在光影巴士、XR新科技文旅展館中徐徐展開,為市民游客帶來一場全新的文旅綜合體驗。位于青島中山路72-74號的原青島商會舊址,幾經沉浮最終修復蛻變成現在全新的中山路城市記憶館。截至目前,這里將繼續免費對外預約參觀。
中山路城市記憶館里展示的早期中山路珍貴影像。
博物館啟動收費,其實是一種典型的商業化轉型。青島不乏收費博物館的成功案例,如青島啤酒博物館。一方面可以繼續提升場館里的內容設置,提高服務水平;另一方面場館的運營維護以及講解員的培訓等,將會獲得相應的平衡。
強強聯合 如是書店“落腳”中山路
探訪過程中記者發現,青島本地著名的如是書店還意外進駐中山路,位置就在原來的“非常綠研究所”。市井氣息與書香氣融合在一起的感覺,似乎讓中山路找回了老青島曾經的味道。
如是書店,資料圖。
說起如是書店,也讓不少青島的愛書人感慨。2015年,一家新書店在青島國信體育中心開業,名為“如是書店”。2021年,青島如是書店(國信店)正式關燈閉店。提前一周,這家七年前開進國信體育場的書店旗艦店發出了閉店通知,并舉行了三場針對不同群體的書店“聚會”,極具儀式感地宣告這個省內最大民營書店空間暫告落幕。
如是書店,資料圖。
如今,這個風雨飄搖的青島本土書店品牌,終于重新找回落腳點——中山路上街里。目前,中山路上的這家書店取名為——“上街里書店如是店”,即將打造成整個中山路片區乃至市南區最大書店和最美書店。復古建筑與文藝書香碰撞疊加,將成為中山路一次全新的嘗試。
“源頭活水”市南區政府于6月搬遷
上街里品牌的推廣、節點活動的助推加持、人氣的復蘇加上網絡的流量……中山路的種種嘗試,無一例外都讓中山路在深化上街里品牌的同時,更像一條文旅內容疊加的商業區域,持續帶來“最青島”的文旅生活。
重要的利好消息是,市南區政府機關辦公場所將在今年6月搬回中山路。不僅多棟寫字樓都在緊鑼密鼓的改造中,相關的配套設施如停車場等,同樣都在馬不停蹄施工和收尾驗收中。
“區政府的搬遷,對于中山路片區,乃至青島歷史城區發展來說將成為源頭活水。”上街里一位業戶表示,不僅僅只是帶動人流,更是把重要的資源帶回中山路。
隨著今年上街里逛春天旅游藝術季以及新春系列活動的成功舉辦和落地,打通了棧橋景區與中山路的連接關系,成功把游客吸引到中山路上來。有了流量,更進一步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市集將流量轉化為“留量”。而等到市南區政府搬遷后,這里將進一步成為青島新的“城市會客廳”,匯聚更多游客和本地人,從而實現青島歷史城區的發展和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