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加速提檔、駛向高端
21日下午,國際會議中心門前廣場上,一場新能源汽車展盛大舉行。一汽解放、一汽-大眾、上汽通用五菱、北汽制造、奇瑞汽車等在青布局的新能源車品牌齊聚,以酷炫顏值、硬核實力圈粉無數。青島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需對接大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同步舉辦。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整車企業、核心配套、零部件企業,產業鏈生態相關企業、服務機構,以及高校、科研機構等齊聚,共同見證青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成果與前景,探討新合作、新機遇。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衡量一個區域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之一。青島市乘用車產業雖然起步相對較晚,但通過搶抓新一輪產業發展戰略機遇,產業體系正在逐步完善、嶄露頭角。目前,青島擁有整車生產企業9家,建成整車產能130.2萬輛,產業規模已達千億級,成為青島制造業的重要支柱。同時,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速集聚,產業生態圈成型成勢,4家企業成為中國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
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格局尚未定型,洗牌不斷加劇。誰能抓住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趨勢,集聚資源、增產提效,才能在競爭中突圍。在青島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需對接大會上,青島發布了《全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下稱《方案》)及《青島市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清單(第一批)》(下稱《政策清單》)?!斗桨浮诽岢隽幍?026年全市整車產量達到160萬輛,產業鏈產值達到3000億元,本地配套率達到55%。這顯示了青島新能源汽車產業加速提檔、駛向高端的決心和實力。
強支點:整車撬動 發力新能源
在汽車產業發展中,整車是撬動整個產業鏈的關鍵支點,可以說整車強則生態強。在整車方面,青島雖然擁有五菱宏光MINI EV這樣奪得過“全球銷冠”的明星車型,但也不難發現,車型單一、偏低端等問題依然存在。存量企業產量爬坡、擴能改造以及產品結構調整,是青島新能源汽車產業“由大至強”的迫切任務。根據青島市發布的《政策清單》,將對在青島投資設立且已納入統計核算范圍的新能源整車生產企業,按照新能源汽車銷售收入增量,給予企業最高5000萬元提產增效獎勵,以真金白銀引導整車企業提升能級、進階突圍。
在青島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需對接大會上,兩個消息振奮人心——極石01車型首臺量產車下線,奇瑞青島基地導入星途瑤光C-DM新車型。作為青島本地生產的首款30萬元以上新能源乘用車,北汽制造插電式增程混動車型極石01,是全球首個搭載純固態激光雷達的量產車,采用雙電機四驅增程電動系統,總續航里程達1338公里。而星途瑤光C-DM首次搭載了奇瑞第三代混動科技,也是奇瑞向高端再進階力作。新車型導入、下線,標志著我市新能源汽車產品結構加快調整,產業高端化發展加按下加速鍵。高端車型不僅能拉動整體的銷售收入,也將對高端零部件產業起到重要的吸附作用。
作為汽車兩大分支之一的商用車,也正處于變革的前夜。隨著雙碳戰略的驅動,新能源商用車使用場景將會迅速豐富起來,而商用車技術體系尚不確定,為企業提供了重大的發展機遇期。在商用車領域,青島具有先發優勢。近日,總投資12億元的一汽解放青島基地研發能力提升項目開工儀式舉行,這也標志著青島進入商用車整車研發時代。依托解放青汽、比亞迪、山東重工、美錦等企業,青島將探索在純電、換電、氫燃料等多條路線同步發力,奮力搶跑商用車新賽道。
補鏈條:零整協同 鏈接新動力
汽車產業鏈條較長,供應鏈的本地化率越高,意味著車企的成本越低,因此提高產業聚集度、本地配套率對汽車產業的發展尤為重要。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上的關鍵環節,電池、電驅、電控一直是青島市努力補全的核心配套。在青島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需對接大會的零部件企業展區,魏橋、國軒電池、力神、海泰科、中微創芯、時代電驅等關鍵配套企業攜最新產品亮相,展現出青島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強大號召力。
從汽車發展史來看,每一次汽車技術的重要突破,都是整車和零部件密切協調、融通發力的結果。為進一步補齊關鍵零部件短板,此次發布的《政策清單》中明確,圍繞電池、電機、電控、氫燃料電池催化劑、膜電極、雙極板、質子交換膜、電堆模塊及系統等新建項目,按照設備投資額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補,體現出青島建設一流產業生態的急切和誠意。此外,青島海爾、海信等本地頭部企業也正在瞄準汽車電子、車載顯示、智慧駕駛、車路協同、智慧駕駛艙等方向加快布局,推動青島新能源汽車產業加速蝶變。
今年以來,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充分發揮“鏈萬企”供需對接平臺的作用,強化整零配套。此次活動中,解放青汽、北汽制造、奇瑞汽車青島基地、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等青島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與32家產業鏈合作伙伴進行了合作簽約。此次簽約的零部件企業中既有海聯金匯、青島國軒、海泰科模具等剛進入整車廠配套體系的本市優秀零部件企業,也有豐田紡織、蕪湖伯特利、博耐爾電器等準備落戶青島的行業領軍企業,“一整帶多零一零配多整”的產業鏈生態將得到進一步完善。
為進一步集中優勢資源,青島以212平方公里的青島國際汽車城(青島汽車產業新城、萊西新能源汽車產業聚集區)為核心區、西海岸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聚區為拓展區,強化區域聯動。以高水平載體平臺,推動產業降本增效、集聚提能,讓優渥土壤孕育繁茂生態。
擴場景:推廣應用 演繹新生態
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講,需求就是動力,場景就是賽道。因此,青島一方面挖掘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實現以需促產。同時也基于商用車、智能網聯汽車等,由大眾化應用場景向各類細分場景深化拓展,積極探索有市場潛力的應用場景。
此次發布的《政策清單》從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賦予新能源汽車路權、停車費減免、支持出口等方面出臺多條政策,拓展新能源汽車應用場景,以場景賦能產業升級。通過政府有效引導,做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蛋糕”,形成以需求牽引供給、以供給創造需求的良性循環,為產業發展不斷注入“源頭活水”。
充電基礎設施不足仍是影響新能源汽車用戶體驗、困擾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因此,《政策清單》圍繞充電基礎設施出臺兩條政策,要求新建小區100%具備安裝充電設施條件,老舊小區改造中重點布局充電設施,支持公共充電場站建設,為新能源汽車使用打通堵點、創造便利。
商用方面,青島也將探索微型純電物流車在綠色城配、換電中重卡在港口短途運輸、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固定運輸路線的應用。緊抓智能網聯汽車的新風口,支持更多智能網聯汽車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在青島市加快布局、先行先試。
此次活動中,青島首批測試道路和首張測試牌照的正式啟用,補上了產業閉環發展的關鍵拼圖。本次發布的首批六條測試道路全部位于青島市高新區中央智力島車輛協同測試場,沿線覆蓋豐富的交通路段和場景,為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提供了全面真實的測試環境。獲頒道路測試牌照的車輛來自一汽解放青島汽車有限公司,車輛具備自動駕駛功能,搭載了多線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高清攝像頭等設備,實現復雜天氣及復雜城市路況下的安全行駛。車路互聯互通,將為青島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打開更多的想象空間。(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國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