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暖流戰寒流!青島供熱企業火力全開保暖保供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2月20日夜間起,青島自南向北將出現強降雪天氣,21日白天到夜間全市有大雪到暴雪。為了保證供熱質量、確保用戶溫暖,青島供熱企業提前謀劃、火力全開,全力以赴投入做好抗寒保供準工作,以暖流戰寒流,確保供熱運行平穩有序。
“報告值長,出水溫度90°,已達到負荷要求。”青島能源熱電集團滄海供熱站4臺燃氣熱水鍋爐已全部“加足馬力”,運行人員在DCS系統上熟練操作著,時刻注意一次網系統圖中熱網各個參數的變化,確保鍋爐安全穩定運行。屏幕上,一個個參數跳動背后,是萬千居民家中的絲毫不減的濃濃暖意。
為應對這次降溫降雪天氣,熱電集團通過智慧供熱平臺,根據室外氣溫科學預測熱負荷需求,隨時調度供熱管網以及換熱站的運行情況。熱電集團目前投入運行鍋爐41臺,日輸送熱量22.81萬GJ,安全運行狀態平穩,熱源充足,完全能夠滿足管網負荷的用熱需求。
濱海能源島供熱站站長姜磊先“以廠為家”,24小時駐扎廠區,他根據氣象預報提前預判管網負荷,逐步對一次管網、三萬多噸水進行加溫、蓄熱,在各崗位的默契配合下,一套操作流程精準到位,給迎戰風雪的服務一線提供源源不斷的十足底氣。
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以姜磊先為帶頭人的勞模工作室通過日常傳幫帶,讓每名團隊成員都對全套生產流程應知盡知、應會盡會,年輕員工也已成長為技術骨干,在保暖保供的第一線擔當重任、不負厚望。運行人員無數次地進行了備用設備切換、應急處置演練,對每一套流程、每一組配合都做到熟練自如、胸有成竹。
技術能力是保障、人員素質最關鍵。濱海能源島作為全市最大的清潔能源供熱樞紐中心,總供熱能力894MW,不僅能滿足自身轄區供熱負荷,還具備向臨近供熱單位替代50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的生產儲能。
在李滄區金水源換熱站,班長喬智明下班不回家,他以雪為令、踏雪而行,重復著走過千萬遍的巡檢路線,再來一次摸脈聽診。大地被一層“雪毯”覆蓋,偶爾有熱力井和地埋管道附近的積雪開始融化,那是地下熱量散發的結果。積雪成了無需手持、隨處可用的“熱成像”工具,利用這一竅門,喬智明進行管網查漏感覺輕松又高效。凌晨五點多就開始了找漏點,騎著電動車穿梭于所有地下敷設管道的道路,遇到可疑處再下到熱力井手持聽針反復確認。
強烈的責任心促使他對任何工作精益求精,既保證用戶供熱優質舒心,又絕不造成一度電、一滴水的資源浪費,2023年,他所負責的換熱站獲得“中國供熱能效領跑標桿示范熱力站”稱號。
風呼嘯雪飛揚,供熱人逆行而出,為設備創造安全環境。金源熱電運行班長喬慧賢堅定地說:“越是艱難時刻,我們越要團結一心,戰勝惡劣天氣,以我們的實際行動守護每一個家庭的溫馨。”他們將一小時一次的巡檢頻率提高一倍,對室外管網及設備防凍點重點巡查,進行儲氣罐疏水,確保設備安全穩定運行。(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賈臻 通訊員 董明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