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帶隊赴京密集考察,青島搶灘布局這一產業
從去年的ChatGPT到今年的SORA,人工智能無疑是近年來最引人矚目的技術之一,也成為世界各地爭相搶占的產業新賽道。
3月27日至28日,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率市直有關部門、部分區市負責同志和我市人工智能產業鏈有關企業,赴北京走訪考察人工智能科創機構和企業,與有關方面負責人就深化交流合作、推進項目落地等進行對接洽談。
短短兩天時間里,趙豪志市長帶隊密集走訪了8家單位和企業,其中不乏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智譜華章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騰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業內頂尖“大咖”。
身為人工智能產業鏈“鏈長”,趙豪志市長在赴北京之前,還接連到西海岸新區、嶗山區、市南區和市北區調研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情況,走訪了10多家人工智能企業,涉及的企業涵蓋算法軟件研發、模型訓練、場景應用等領域。
緊鑼密鼓的走訪調研,顯示出青島搶抓機遇、布局人工智能產業的緊迫感。時下,人工智能掀起洶涌澎湃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廣度和深度,變革經濟社會發展模式,青島將如何發揮優勢,把握機遇,勇立行業潮頭?
01
拔節生長
科大訊飛的“星火”、網易的“伏羲”、百度的“文心一言”……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30多個大模型團隊用充滿詩意的中國名字,表達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敬意,更將人工智能造福生活體現得淋漓盡致。
不僅是大模型,人工智能新技術正加速走進千行、賦能百業,比如:為購物者提供個性化推薦,預測天氣、指導礦山生產,幫程序員“寫代碼”、幫科學家“搞科研”、幫音樂人“創作歌曲”……
海量的應用場景,成為人工智能發展的優質“試驗田”,一大批新技術、新應用、新突破在這里“拔節生長”。
從2015年、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先后提出“互聯網+”“智能+”,再到今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人工智能+”,中國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釋放創新動能新信號。
圍繞人工智能,城市之間新一輪競速已然開啟——
在深圳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最新規劃中,人工智能被升格單列為重點發展的產業集群之一,將舉全市之力集聚資源,以超常規力度支持培育;北京去年連續發出兩大政策,部署未來AI產業發展;上海則發布了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創新發展若干措施,在徐匯區打造了全國首個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
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園一隅。
青島是國內最早布局人工智能產業的城市之一,已規劃建設人工智能專業園區,集聚了極視角、以薩技術、創新奇智等人工智能企業500余家,在家電、橡膠輪胎等垂直領域已建成創新奇智“奇智孔明”、以薩技術“數智八斗”等10余個行業大模型并投入商業化應用。2023年,青島人工智能產業實現營業收入684.4億元。
憑借雄厚制造業根基帶來的豐富應用場景,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在青島迅速鋪展、產業生態持續完善。
02
深化合作
與最優者對標,向最強者學習。此次市長赴北京走訪,在于學習考察北京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先進技術和科研成果,深化溝通對接,推動實現共贏發展。
致力于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北京,在推動人工智能全產業鏈布局方面優勢凸顯、成效顯著。《北京市人工智能行業大模型創新應用白皮書(2023年)》顯示,北京是中國人工智能領域創新基礎最好、人才資源最集中、研發創新能力最強、產品迭代最活躍的地區。
公開資料顯示,北京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數量約2200家,約占全國4成;北京發布大模型、備案上線大模型數量均占全國近一半。
從此次走訪的單位和企業,也可以窺見北京在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打造、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數據開放共享等方面的領先優勢——
北京智源研究院是依托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百度、小米、字節跳動等北京人工智能領域優勢單位共建的新型研究機構,擁有“悟道”等萬億級開源人工智能大模型,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研發、人工智能前沿技術落地以及高端人才集聚等方面優勢顯著。
北京智譜AI,專注于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是我國最早進入生成式AI大模型領域,并在該領域科研技術上持續實現國內領導、國際領先的公司,是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大模型首批合作伙伴之一。
北京首條自動駕駛小巴教育專線落地經開區。
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占地60平方公里,329個路口、雙向750公里城市道路以及10公里高速公路,已部署各類智能網聯基礎設施,推動“車、路、云、網、圖”協同發展,打造了智慧出行、無人配送、無人零售等諸多商業化運營場景。
亦莊·百度Apollo Park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的應用測試基地。
……
通過學習考察北京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先進技術和科研成果,推動兩地在人工智能科技研發、垂直領域大模型開發應用、智算中心建設等方面的深入交流,將為我市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新視野和新坐標。
正如此次在與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北京智譜華章科技有限公司交流時,雙方都談到要加強溝通對接,將北京方面更多科研資源與青島的產業資源相結合,促進在海洋、智慧家庭等垂直領域大模型開發應用合作。
03
未來已來
發展人工智能產業,青島有基礎、有優勢。
2019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復支持山東省創建濟南-青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這是繼上海(浦東)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之后,全國第二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
作為國家在人工智能領域布局的先行先試城市,青島加速駛入人工智能發展快車道。
在園區建設方面,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園目前聚集了中科曙光全球研發總部基地、東華軟件副中心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去年,優必選科技、北京標貝科技總部、陜西雷神智能裝備總部等50余個項目強勢加盟。
在應用場景方面,將大模型與垂直行業結合,是青島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一大優勢。目前,青島已經涌現出“奇智孔明AInnoGC”工業大模型、以薩技術天工大模型、海爾智家HomeGPT大模型以及全球首個橡膠輪胎行業大語言模型——賽輪橡鏈云聊-EcoRubberChat等10余個投入使用并商業化應用的垂直大模型,賦能傳統制造企業轉型升級。
青島人工智能計算中心。
此外,近年來青島還加快智能算力中心布局。去年2月上線的青島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是省內首個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上線后,面向政府、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提供普惠公共算力服務,算力使用率峰值高達82%。
AI大潮已至,青島搶占潮頭,一方面要順應行業發展新趨勢、新特點,依托在細分領域以及算力上形成的既有優勢,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加快發展,并用AI更好賦能其他產業;另一方面,積極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加強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大模型創新應用,促進各領域數據資源開發利用,著力構建算力、算法、數據于一體的人工智能生態。此外,強化人工智能技術策源,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化發展,全面深化人工智能融合應用,積極開放應用場景,搶占大模型時代AI技術創新應用制高點。
未來已來。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人工智能是推動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驅動力量。擁抱新產業,搶抓新機遇,青島方能創造新未來。
作者|劉佳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