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起,青島中小學生沖刺期末考→
跳“荷葉”認成語,拋骰子做口算,唱著歌謠背單詞……你以為這是來到了游戲區?不,這是青島部分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的“期末考試”闖關現場。本周起,青島中小學生進入期末考試時間。小學一二年級繼續落實“雙減”政策,通過趣味闖關的形式進行期末無紙化測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期末考試,則在注重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更加聚集學生們的能力和素養;當學校不斷調整教學方式、為孩子減負的同時,部分家長則按捺不住雞娃的迫切心情,自備卷子,先在家給孩子舉行“模擬考”。
小學
低年級闖關快樂氣氛拉滿
在立新小學,一年級老師們根據學科特點,精心制作道具,使考題變成了有趣的游戲,將學科素養融入到生動輕松的闖關之中。語文學科設立“荷葉跳跳臺”“水球大作戰”“仲夏蟲兒飛”“冰淇淋城堡”四個關卡,從認讀詞語、查字典、字詞句運用、誦讀品味精彩課文、口語交際等方面綜合考查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和語文素養;數學學科設置“魔力骰子”“運氣轉盤”“水上劃艇”“滑板沖浪”四個關卡,分別考查學生們的計算、動手操作、解決問題等能力;英語學科設置“I can read”“I can sing”環節,以學生興趣愛好為基礎,注重實踐能力的評價,賦能多元成長。
“學校二年級無紙化闖關考查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四個學科,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穩步提升。”青島立新小學教務主任解晶告訴記者,在“誰‘語’爭鋒”闖關環節,學生們默契合作迎接古詩挑戰和課文表演;在“‘數’我最棒”闖關環節,學生在頭腦風暴中鍛煉對圖形的空間感知能力和動手能力;在“‘英’勇無敵”闖關環節,通過對話交流、演唱歌謠等形式,考查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
市北實驗初中小學部一二年級闖關活動,則讓學生們在有趣的實踐活動中學習、鞏固、運用知識,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科綜合素養。
青島立新小學一二年級學生闖關成功后獲得了榮譽證書。
初中
考查靈活注重培養能力
“初中考試不是單純考查學科知識,更偏重能力測試。”據青島弘毅中學教務處主任許戰強介紹,學校將于7月2日、3日進行期末考試,試卷著重引導學生掌握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理清知識脈絡,做到舉一反三。”
許戰強建議,期末復習階段,初中生應該課上要帶著問題和目的有效聽課,提前明確哪些知識點是清楚的、哪些是模糊的、哪些是不懂的,以此確定聽課的重點,提高課堂效率。課后及時總結,歸納出知識框架,自覺完成鞏固訓練。
許戰強還提醒,學生們應該正視“會做”和“得分”的差別,避免盲目自信,要學會將解題思路有效轉化為得分步驟,克服“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情況。“縝密地思考、完整地推理、精確地計算、認真地書寫,只有做到這些,會做的題才算是能得分的題。”此外,還要讓筆記本、習題本、錯題本真正發揮作用,不斷縮小復習的重點范圍,提升注意力的聚焦效能,更有的放矢地備戰期末考試。
“我們學校各個學科老師提前一個月制定了詳盡的復習計劃,確保每一個知識點都得到充分的回顧和鞏固。”青島二十一中教務處副主任王可欣告訴記者,隨著期末考試臨近,學校制定了一系列期末沖刺措施,老師還根據每一名學生的情況,量身定制復習方案,幫他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師生攜手、家校同進,共度關鍵時刻。
家庭
家長熱衷自備卷子“模擬考”
“雙減”政策落地之后,小學一二年級實行無紙化闖關,讓孩子們無負擔“考試”。結果,部分家長基于“看不到分數心里沒底”“擔心孩子到了三年級不適應常規考試”等原因,開始自購試卷,在家里對孩子進行考試。記者采訪了解到,這種現象并非一二年級“個例”,即使是三至五年級的孩子已經恢復常規的期中、期末考試,但仍有一些家長熱衷購買試卷,安排孩子在家“吃小灶”,刷題體驗“模擬考”。
“我給你舉個例子,有道英語題的正確答案是Will he go to school?孩子所有單詞的拼寫、語序都是正確的,但依然被扣分了,因為首字母沒有大寫、將問號寫成了句號。這些問題老師早就提醒過,但孩子粗心記不住。做做卷子,看到我批改的紅色叉號,才能‘刺激’她加深印象。”市民馬女士的女兒在李滄區一所小學上三年級,她告訴記者,看書和做卷子這兩種復習方式,對她女兒來說完全是兩種效果。而家長欒女士則說,因為孩子基礎知識不扎實,她想幫助孩子在家復習,但因為不了解重點知識無從下手,“買回卷子來,看看考查內容,就能大概知道哪些是考試重點了。”
市南區一所優質小學的資深班主任告訴記者,不建議家長們自購試卷給孩子,因為目前市面上的試卷良莠不齊,將質量不佳的試卷給孩子做練習反而可能產生誤導作用。此外,盲目雞娃也可能增加孩子和家長的焦慮。只要孩子能認真跟隨老師的復習進度,是可以完成學習任務的。如果孩子確實學有余力、愿意額外做試卷,那么家長給備一點也是可以的。(觀海新聞/青島晚報/掌上青島記者 于娜 張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