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應急管理局局長馮偉做客民生在線:初步建成覆蓋全市的“15分鐘應急救援圈”
青島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馮偉做客民生在線,回應網友關心的熱點問題
初步建成覆蓋全市的“15分鐘應急救援圈”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7月4日,青島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馮偉做客民生在線,圍繞“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青島高質量發展”主題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馮偉介紹,今年1-6月份,全市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大幅“雙下降”。新修訂的《青島市安全生產條例》已于6月1日正式施行,在明確行業部門執法、新興行業監管、違章行為查處等方面作出新規。同時,聚焦“兩通道”和“三違四業”突出問題,組織開展全市“大排查、大整治”,查處各類問題隱患9.6萬項。災害防治方面,森林防滅火一山一策,兩個年度森林防火期態勢平穩;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率先啟動基層防汛能力規范化建設和地震災害風險量化管控,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質量和數量位居全省首位,基層應對突發災害的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城市韌性得到加強。應急能力建設方面,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和一體化應急指揮平臺正式驗收并投入使用,一方面做到了突發事件的扁平化聯合處置,實現“一屏統覽、一網通管”;另一方面做到了城市風險的常態化動態監測,實現“隱患治于未亂、風險防于未燃”。全市已建成綜合、專業、軍隊、基層、企業、社會6大類403支2.5萬余人的應急救援隊伍。結合城市發展實際和災害特點,我市初步建成了覆蓋全市的陸、海、空的“15分鐘應急救援圈”。
目前,青島已經進入旅游旺季,保障游客安全,防止溺水事故也是很多網友關注的重點。馮偉介紹,近年來,青島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沿海防溺水工作,各海水浴場持續加大投入力度,按照相關標準規范,嚴格配備救生救護人員及救生船艇、瞭望塔等安全設施,全市9處海水浴場共配備救生救護人員280余人。現在各海水浴場已配置了遙控式救生圈和少量防溺水手環,下一步,將不斷擴大使用新型急救設施投放量,不斷提升防溺水能力。另外,市應急委辦公室協調沿海一線區市在人員密集場所、網紅打卡地及高風險區域加密布設“救生驛站”(救生器材柜)81處,內裝有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繩、伸縮桿等裝備器材,增設救生圈站點97處,救生衣、救生圈1300多個(件),進一步提升沿海一線遇險應急救援能力。此外,青島還建立“四個一”聯動指揮平臺,利用沿岸附近攝像頭進行不間斷巡檢,對突發事件進行實時監控預警。同時,按照區域劃分,將紅十字藍天救援隊、青島陽光救援隊、“山海情”救援隊等社會應急救援隊伍在沿海景區及人員密集區域重點布防,及時勸阻不安全行為,高效處置各類突發情況。
針對網友關心的汛期臺風防范問題,馮偉介紹,市應急局高度重視臺風災害防御,認真組織落實各項防范應對措施。臺風來臨前,通常會做好以下幾項工作:加強監測預警與應急響應,根據氣象部門預測預報,密切關注臺風動向,強化聯合會商研判;提前下發通知,對臺風防范應對和應急處突工作作出周密部署安排;加強風險管控,組織專家成立督導檢查組,對防臺風重點部位持續開展督導檢查;加強救援準備,強化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專業和社會救援隊伍等各類防汛搶險救援力量的統一調度,臺風來臨前全部通知備勤到位,重要風險點位就近預置相關隊伍、物資,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沖得上;嚴格執行汛期領導帶班和工作人員24小時值班制度,隨時調度各有關區(市)、單位臺風防范應對工作開展情況,確保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應急處置。(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梁超/文 魏懋軒/圖)
“民生在線”下期預告
網談時間:7月11日(周四)下午2:30—4:00
網談單位:建設銀行青島市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