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戰區半月兩次位臺島周邊演訓 這次演練內容有新變化
4月1日,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陸軍大校發布消息——
● 4月1日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位臺島周邊組織艦機多向抵近臺島,重點演練海空戰備警巡、奪取綜合制權、對海對陸打擊、要域要道封控等科目,檢驗戰區部隊聯合作戰實戰能力。這是對“臺獨”分裂勢力的嚴重警告和有力遏制,是捍衛國家主權、維護國家統一的正當必要行動。

事實上,這是近半個月里,東部戰區第二次位臺島周邊進行演訓。
3月27日,國防部舉行記者會。會上,有媒體提到,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近日宣揚兩岸“互不隸屬”的分裂謬論。解放軍3月中旬在臺島附近開展了軍事演習。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位臺島周邊海空域組織海空兵力開展戰備警巡和聯合演訓,檢驗提升部隊打仗能力。這是對“臺獨”分子的有力懲戒,也是對外部干涉勢力的嚴正警告,完全正當、完全必要。
相比去年東部戰區舉行的“聯合利劍”系列軍演,近期兩次演訓,解放軍并沒有對其進行命名。多位軍事專家解讀稱,有關演練內容對解放軍、東部戰區而言,已經常態化,是“家常便飯”。
不過,軍事評論員宋忠平告訴政知見,雖已常態化,但解放軍的演練可謂“常練常新”。歷次不同演練,時間季節、氣候條件、海域空域都不盡相同,解放軍對應的演訓內容、手段也不盡相同。這也是實戰化練兵的應有之義。
那么,此次演訓有何不同?政知君梳理了兩個關鍵詞。
多元情報、數據支撐
央視新聞披露了這次演訓細節——
● 當天的演練,火箭軍常導分隊數十個發射單元在目標情報、任務規劃、數據保障等支撐下,同步進行多目標火力追瞄,執行大彈量、多波次模擬打擊;
● 海軍艦艇編隊在預定海域展開后,多元情報系統全時捕捉敵情態勢,武備系統進入聽令打擊狀態。
● 空軍梯次出動數十架次殲擊機、轟炸機,在預警機的引導指揮下,空中編隊與海上驅護艦、地空導彈建立協同,實施區域奪權、空中截擊等演練。

宋忠平表示,相比較打擊能力和戰斗能力,一支部隊的態勢感知能力所帶來的情報、數據支撐,往往被忽視。解放軍現在的戰斗能力不光體現在強大裝備和堅毅品質,更體現在能夠實時把握敵情、軍情的態勢感知能力和數據分析處理能力。
多向精打
以往的演練、演訓中,在介紹細節時,往往會提到軍兵種進行精確打擊。而此次央視新聞報道中提到,演練檢驗部隊隊協同作戰、奪控制權、多向精打能力。

“多向精打”是首次出現。
宋忠平表示,精準打擊是部隊遂行作戰任務的基本能力,而“多向精打”,更加體現出解放軍具備從多個方向、多個維度、多個載具發起精確打擊的能力。
首先,這種點對點的打擊能力,解放軍的手段在不斷豐富,越來越游刃有余。實戰中,這種復合能力可以更穩妥地完成對重要目標的摧毀殺傷。其次,多向精打也需要針對不同作戰力量和目標進行合理調配,這對聯合指揮聯合作戰能力也是有益的練習、檢驗。

政知君還注意到,在東部戰區發布的宣傳視頻《降妖除魔》中,以《黑神話·悟空》天命人的“神通”做引子,臺島內標志性建筑物和臺當局軍事力量鏡頭相繼出現,而后視頻緊接結合解放軍無人機、導彈部隊追瞄、打擊鏡頭。
宋忠平分析稱,個中意味非常明顯,無疑是正告民進黨當局,臺島內重要目標都在解放軍嚴密監控和掌控之中,有能力在必要之時精準摧毀、殺傷。這也正是錘煉部隊精確打擊的必然要求。
去年10月的國防部記者會上,有外媒提到,北京有關智庫在“聯合利劍-2024A”軍演期間,披露了臺軍海鋒大隊12個單位坐標信息,還詳細介紹了臺雄風機動中隊部署信息。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張曉剛就此表示,“臺獨”武裝那點兒事不難掌握。
4月1日,國防大學教授張弛接受央視采訪也解讀稱,此次演練展現了解放軍精打要害的能力。“重點檢驗了部隊從多個方向對一些重要目標進行精確打擊的能力。”(撰文丨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