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中歐班列首單“倉、運、貿一體化”業務落地上合示范區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近日,由山東高速集團統籌運營的兩列山東中歐班列哈薩克斯坦回程專列,滿載3100余噸飼用小麥粉貨物陸續抵達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卸貨后該批貨物存入中歐班列(濟青)國家集結中心青島樞紐項目園區倉庫,這也標志著山東中歐班列首單“倉、運、貿一體化”業務正式落地。
中歐班列的“倉、運、貿”一體化是指在中歐班列的運營過程中,將倉儲、運輸和貿易三個環節緊密結合,形成一個高效、協同的物流貿易生態系統。“通過整合倉儲、運輸和貿易三個環節,能夠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減少中間環節,綜合運營效率有效提升。同時,該模式帶來的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也能夠降低綜合成本,為客戶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山東高速齊魯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公司結合客戶需求,為哈薩克斯坦飼用小麥粉客戶定制“倉、運、貿一體化”全流程解決方案,實現國際貿易額超520萬元。
今年1月,中歐班列(濟青)國家集結中心成功獲批,濟南市與青島市聯合建設國家級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其中,中歐班列(濟青)國家集結中心青島樞紐項目規劃建設中歐班列集結操作中心、跨境電商中心、供應鏈金融中心、大宗商品期貨交割中心、進口糧食監管中心、國際冷鏈中心等六大中心,建設“物流+貿易+金融”的聚鏈式產業發展區,提高上合示范區中歐班列的綜合服務能力。目前,項目園區內已實現俄羅斯紙漿、中亞糧食和東南亞橡膠等貨物倉儲的常態化運營。
上合示范區管委會產業發展一部部長臧元奇表示,將充分發揮上合示范區公共產品屬性,加快推進中歐班列(濟青)國家集結中心青島樞紐建設,做優做強運貿一體化等新業態新模式,精準高效服務外貿企業。同時,依托“海陸空鐵”四港聯動優勢,打造上合國際樞紐港,不斷提升物流樞紐能級,加速成為上合組織國家面向亞太市場的“出海口”。(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珊 王萌 通訊員 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