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信息北京8月10日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白春禮院士近日指出,納米時代的真正來臨至少是20年以后的事。納米器件的研制水平和應用程度是這個時代到來的重要標志。
白春禮說,目前納米很熱。國內一半以上的省市自治區把發展納米材料列入“十五”計劃,民眾和企業對納米也很熱,有報道說納米時代已經來臨,股票上漲,走進千家萬戶等等。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認真理解納米科技的真正內涵。一方面要鼓勵企業積極參與,一方面要避免將納米概念庸俗化。白春禮認為,納米時代的真正來臨至少是20年以后的事,納米器件的研制水平和應用程度是重要標志,但并非目前就沒有納米技術的產品。據統計,2000年全球納米科技產品總產值有350億美元,跟器件有關的產品總產值達3750億美元。
白春禮強調,納米科技不僅僅是尺寸減少的問題,而是要看對原材料性質是否有明顯改進,是否具有宏觀材料所不具有的特性;不僅僅是納米材料的問題;不僅僅是傳統顯微技術擴展延伸的問題。他強調應當重視納米材料和納米器件“由下至上”的制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