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距應屆畢業生正式離校還有差不多半年的時間,但畢業生們找工作的熱情卻越來越高漲。企業招聘活動也已經緊鑼密鼓。特別一些知名企業,紛紛進入高校選拔優秀人才。而市人才市場也敞開大門,舉辦各種形式的以應屆畢業生為主要對象的大型人才交流會。
春節過后,有更多的學子踏上求職路,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尋找第一所驛站,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往屆生也在新春才市中尋找新的發展機會,重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應屆生:熱情不曾被磨滅
據相關資料顯示,2004年全國高校共有應屆畢業生280萬人,除了出國、考研兩條出路外,絕大多數的畢業生,都要直接在職場上尋找自己的一席之地。
筆者在市人才市場最近舉辦的幾場招聘會上看到,剛過八點,求職人群便開始擠入招聘會場內,求職者的人數超過招聘單位的幾倍。會場內,每個招聘攤位前都被求職者圍了好幾圈。其中,2004年的應屆畢業生占絕大部分。
雖然今年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不小,但他們的激情并沒有因此而被消磨。筆者在招聘會現場發現,畢業生提供的資料除了自薦信、個人資料、獎狀、證書外,許多畢業生的資料內都寫明了在校期間曾經參加的社會實踐活動和心得體會。
中國海洋大學的大四學生于帥把在系里擔任職務的聘書及工作經驗,也匯集在個人資料中。他說,不能因為缺少社會工作經驗,就喪失參加工作的信心。
人力資源專家說,作為應屆畢業生,要給招聘方留下好印象,關鍵要自信,盡管應屆生缺少工作經驗,但工作中,他們往往更富有激情。
往屆生:經驗就是“殺手锏”
在招聘會現場,除了應屆畢業生外,往屆畢業生再度涌入才市,進行重新擇業。
據了解,在2003年畢業生就業過程中,許多人“先就業后擇業”。然而,在經過了半年到一年的實際工作后,許多不適應問題開始突顯。
青島大學2003屆畢業生劉銘告訴筆者說,他現在在一家韓資電子企業工作,畢業簽合同的時候,吸引他留下的是這家企業每月不菲的薪水。“我對這份工作并不滿意,在這家企業呆下去的話,發展空間較小,能力根本沒有辦法施展,所以決定找一家更合適的單位。”
對往屆生來說,經驗是他們再度選擇的資本。許多單位的招聘牌上都寫著“有經驗者優先”,或是“至少一年以上工作經驗”等。已有一年工作經驗的廖小姐告訴筆者,有經驗的人更清楚什么樣的工作適合自己。
招聘方:綜合素質最“拿”人
筆者從人才市場了解到,今年用人單位擇人和畢業生擇業都更加理性化,畢業生既注重用人單位的地域、待遇,又注重個人的工作環境和發展前景,用人單位更重視綜合素質和社會實踐經驗。
談到招聘策略,市人才市場的有關負責人說,招聘分初試、復試兩部分,在交流會上一般只能通過硬件標準,即對個人資料進行初步判斷;復試考的是個人的主觀表現力,更能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水平。
在選擇應屆生和往屆生的問題上,“有經驗的往屆生利用工作經驗這個‘殺手锏’,作為其擇業優勢;但應屆畢業生也有強項,在工作上更有激情、積極性和可塑性。
整體來看,綜合素質好、競爭力強的人才總是企業爭奪的對象。”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