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準機場快線,是市民快速到達機場的一個“高招”。黃亦民 攝

新機場高速公路寬闊大氣
搬離廣州市區后,如何快速實惠地“趕飛機”成為關注的焦點,而巧妙結合新機場高速、地鐵和專線巴士等各種交通手段,旅客就能夠作出最方便的選擇
本報記者 許力夫
道路設施
目前,廣州市區和珠三角地區進出新機場的高快速路網主要有三條:一是廣州市中心區的車輛從內環路經過廣園西立交,然后從三元里立交走上新機場高速;二是從南海、佛山等地過來的車輛,可直接從北環高速經三元里立交,再轉入新機場高速;三是經華南路一、二期接駁北二環高速,通過蚌湖立交轉入新機場高速。
如此一來,自廣州中心城區東、西兩邊,乃至佛山、東莞等周邊地區的旅客均可不必通過廣州市老城區而快速抵達新機場。而新機場高速路更是連通京珠、廣深等高速公路,使整個珠三角地區的旅客和貨物可以快速地運抵新機場。可以說,新機場與珠三角地區之間的交通,東南西北皆通途。
新機場高速 來往新機場的必經之路
新機場高速公路南起三元里,北至花都區北興,全長50.74公里。與京珠高速相接,沿線分別與北環高速、華南快速干線、北二環高速和內環路相連,設計時速120公里。機場高速是惟一直達新機場的道路,空港快線和機場專線快車都要經過該路段。所以在前往新機場之前,我們先得去新機場高速看一看。
司機在收費站領取了計費磁卡后,便可駛入機場高速。目前高速路只有雙向六車道,但預留了雙向八車道的擴建條件,設計車流量每日可達到3.4萬輛,設計時速為100公里。記者一路上看到,寬闊筆直的機場高速路為雙向六車道,兩邊視野極為開闊,道路兩旁的綠化帶都已建好,在大熱天中格外令人心曠神怡。登上新機場高速公路后,到新機場的行車時間只要20分鐘,速度快一點的15分鐘即可到達。
目前,機場高速三元里至新機場左線已經全部建成。可以看到,高架橋路面為雙向六車道,路基段路面達雙向八車道,路基中間建有20米的綠化帶,路基兩側各有30米人造林帶,全路綠化共選用植物50多種、10萬株左右,其中僅種樹就達6萬株以上,相當于新造1.5個白云山風景區的林地面積,為廣州市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道路綠化工程項目。樹種、樹形、色彩的分段變化,不僅使全路呈現出四季花開不斷、花團錦簇的熱鬧景象,還令高速路變得韻律感十足,成為廣州一條長長的風景線。
投資5000余萬元的“綠化長廊”正在建設當中。在新機場落成前,機場高速沿線兩側百米視線范圍內將出現大葉紫薇、穿透式涼亭、木制花架等極富公園特色的綠化長廊。
15分鐘之后,車子進入機場工作區。道路兩旁的建筑物越來越多,有南航的綜合辦公區、航空食品公司區、商居文化區、醫療急救消防總站等。樓房的間距頗大,兼配有大面積的綠化帶,整個工作區看上去整潔而宏偉。在收費站交了15塊錢的機場高速公路過路費后,很快便在道路的正前方出現一幢淡綠色的巨型建筑,這就是旅客辦理登機手續的地方———航站樓。
東山、海珠、荔灣等老城區市民從老機場路進機場高速新市收費站直達新機場。過路費15元。天河、黃埔區可走華南快速干線,上北二環高速,接新機場高速公路。過路費30元。
除了使用機場高速公路外,從東邊赴機場可通過105國道暢通無阻地直達入內;從西邊赴機場可通過京廣鐵路、106、107國道入,從南海、佛山或西內環來的車輛,可以直接從三元里轉上機場高速使用左線直達機場;從北邊赴機場可通過108國道直入新機場的進場公路。而在地鐵直達新機場后,南面來的旅客還可通過地鐵直達新機場航站樓下。
內環路北向放射線改造工程竣工后,新建高架橋兩端分別與內環路廣園西立交和新機場三元里立交相接(原內環路廣園西立交的三個上下匝道以及原新機場三元里立交的上下引道將被拆除),從而實現將內環路與新機場高速公路連成一體。
大停車場 滿足4000輛車停放需求
新機場的停車場用規模宏大來形容毫不夸張。在航站區南、北兩邊均設有停車場,其面積達20萬平方米,其中停車樓6萬平方米,停車場14萬平方米。
通過精心設計的道路交通系統,在航站區南、北兩側環繞航站樓主樓形成一個緊密流暢的路網系統。停車場被劃分為職工停車場、大巴停車場、出租車停車場、貴賓停車場及進出港旅客短期停車場等若干區域。
最具特色的當數分為上中下三層的地下停車場。驅車進入機場沿航站樓引橋下的瀝青路或者航站樓北面的機場酒店前的入口,均可進入這座停車場。停車區分為3層,其中兩層露出地面,一層為地下。基本上可滿足4000輛大、中、小型車輛的停放要求,未來這座停車場將擴至40萬~50萬平方米。
新機場的各項路標指示清楚,一般不會走錯道,如果走錯,也可以通過航站樓南北兩座高架橋調頭。
交通方式
隨著新機場搬遷工作的逐漸進入倒計時,市民前往新機場乘搭飛機的日子也越來越接近。本報記者精選了幾種來往新機場的“最優化”交通方案,給來自五湖四海的旅客提供豐儉由人的出行選擇。
最實惠——地鐵換乘專線巴士
如果市民沒有攜帶沉重的行李,可考慮一個快捷而便宜的方法。便是地鐵換乘客車。
新機場投入使用后,150臺豪華舒適的“空港快線”24小時提供服務。新機場至廣州市區線路首期開通A、B兩條,初步選定華廈酒店、民航售票處、火車東站及花園酒店等4個站點。A線以華廈大酒店為起點,途經民航售票處,到新機場,全長34公里;B線以廣州火車東站為起點,途經花園酒店,到新機場,全長35公里。長途客運方面,“空港快線”在現有的深圳、珠海線的基礎上增設東莞、佛山等線路。旅客下飛機后,乘坐“空港快線”可以方便地直達周邊城市。從機場出來,空港快線隨時恭候在出發廳外的通道口。
另外,來往新機場的還有8條廣州市區至新機場的客運專線(具體線路見下表)主要停靠在酒店附近。據悉,所有線路將全部采用高檔豪華客車營運。珠三角5條專線至新機場。
深圳、佛山、東莞、珠海、中山,均在各市“黃金寶地”設上落車點,發車密度初定50分鐘一班。9條跨市線路至新機場(將視客源情況開通)
。江門、惠州、韶關、肇慶、云浮、清遠、順德、東莞長安、深圳龍崗等,將推出“往返雙程票制”,在單程票價的基礎上給予一定優惠。
在前往機場的客車幾個主要停靠點中,琶洲會展中心、珀麗大酒店、華廈大酒店、東方賓館、天河大廈、芳村客運站、火車東站等站點均在地鐵一、二號線的站點周邊,從地鐵站出來即到。目前該空港快線的票價尚在制定當中。考察國內其它城市的此類車價格,大多在15元~30元之間,地鐵現在的最高票價為8元,一個人的車費至多為38元。
地鐵轉乘客運專線比換乘空港快線便宜。不過目前該專線在新機場上下客的位置還在協商當中,能否一步出到達大廳就乘上這類車還不得而知。加上發車間隔、停靠站和出現交通堵塞情況所需的時間,專線快車至少要比空港快線要多花15至30分鐘。
最方便——出租車
旅客穿梭于市區與新機場之間的方法可以從“快”和“省”兩個字方面考慮。如果要趕時間和避免拿著沉甸甸的行李四處奔波,旅客可以選擇最方便同時也是最昂貴的出租車。隨手一揚,五顏六色的出租車馬上來到你的面前,方便快捷當屬第一,這是最為方便快捷的選擇,缺點不用說就是花費比較大,包括15元的高速公路過路費在內,從廣州火車站打的到新機場起碼也100元以上。從新機場打的到海珠廣場一路順暢的話估計要120元左右。比現在坐出租車去老機場的費用要高出65元。
如果是三至四人同行,大家分攤車費的話,乘搭出租車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要是碰上交通堵塞的話,時間和費用的支出也許還要更多,旅客在坐車之前還要多留意市區的交通情況。
最自由——自駕車
自駕車最大的好處就是自由方便,想什么時候出發、走哪條路全是自己說了算。自駕車從機場高速直達。以三元里為起點去新機場收費站,一、二類車的單程收費為15元,行車時間20分鐘以內。
自駕車的缺點其實也跟出租車一樣,如果要從市區出發的話,還要考慮市區交通堵塞的因素。如果車主需要在新機場過夜,車輛還可停在機場停車場,其收費標準廣州市物價局正在制定,收費原則按小時計。
由于到達廳門前的通道不允許接人的自駕車長時間停靠,因此到新機場接人的朋友必須將車停在停車場或停車樓中,步行到達大廳的接人區域。
最期待——坐地鐵(待建)
以上種種的交通方式選擇其實都并非盡善盡美,而前往新機場最快捷方便的方法莫過于乘搭地鐵三號線直達新機場航站樓。由于目前地鐵三號線仍在建設中,目前只是修建番禺到廣州東站,明年年底開通客村以北線路。
根據廣州市軌道交通2010年建設規劃,廣州在建的地鐵三號線在以后將會從東站繼續向北延伸到嘉禾,再從嘉禾直通新機場。乘坐地鐵的旅客將直接通達新機場航站樓地下一層,乘電梯而上即可到達出發大廳。正在運營中的一、二號線與三號線之間有多個換乘站進行換乘。
按照規劃,乘搭地鐵從火車站直達新機場也只有9個站,40分鐘左右即可從火車站抵達新機場。
廣州市區至新機場8條專線
序號 起止站點 中途停靠點 發班間隔
1 東方賓館—新機場 不停 15分鐘
2 天河大廈—新機場 假日酒店、白云賓館、 15分鐘
廣東國際大酒店
(回程:花園酒店、遠洋賓館)
3 華廈大酒店—新機場 江灣大酒店 20分鐘
4 珀麗大酒店—新機場 芳村客運站 20分鐘
5 開發區—新機場 大沙地、五山站、廣園客運站30分鐘
6 番禺市橋—新機場 麗江明珠歌劇院、 30分鐘
琶洲會展中心
7 大學城—新機場 五山站、廣園客運站 30分鐘
8 新塘—新機場 五山站、廣園客運站 30分鐘
注:8條專線均有停靠酒店,表中未標明的酒店的站點尚在商談中,票價未定。其中第7條線路兼顧大學城和五山校區間的交通需求將進行分段收費。
新機場沿途消費指南6條線路
本報記者 李鶴鳴
新機場即將啟用,對即將離開廣州的人來說,或許去新機場途中還想在附近逛逛,還想買一件禮品,還想和朋友吃一頓飯,還想再感受一下廣州獨特的建筑文化……出于這樣的考慮,本報以市區內的機場大巴停靠點為基礎,挑選了6條乘車線路,并逐一發掘沿途的消費焦點,供廣大讀者參考。
線路1:
珠江新城——黃埔大道——天河北路——體育西路——天河大廈——中山立交——內環
居住珠江新城的市民多數是外來白領,他們有較高的收入和消費能力,但周邊的商業網點實在不多,去新機場多數會選擇打的。如果時間充裕,去天河城是最適合的,附近可玩的地方甚多。花10多元打車到天河城北門下車后,左邊是天河城和宏城廣場,右邊穿過隧道就是體育中心的正門,隨便逛逛都可以打發掉時間。往西去不遠就是購書中心和南方書城。
在天河城的食肆集中在西面和南面,這里以西餐和湘菜館居多,如蒙地卡羅和湘村館;此外也有粵菜和上海菜,如強記雞粥和鹿港小鎮。餐館多數都不大,但經過特別的布置和裝修后給人的感覺非常好。
交通方式:先可選擇打的去天河城一帶購物,趕去機場時可到體育西路的天河大廈有機場大巴。
消費焦點:在天河城的四周還密布了眾多的食肆,廣州最大的購書中心也在這里。
線路2:赤崗 乘地鐵2號線到海珠廣場——北京路/海印橋——江南大道——內環線
從地圖上看,赤崗是所有線路中最遠的一條,如果選擇的好它可能是最便捷、最有趣的一條路線。沿途的海珠廣場有眾多的餐飲場所,最多的就是海鮮館,如東江酒家、海景樓、幸運樓、得云宮等都是十分不錯的老字號,沿江路上還有一些咖啡店和酒吧,但開門營業時間較晚。
附近也是購物和逛街的好去處,南邊的沿江路可以欣賞美麗的珠江,北面不遠就是著名的大南路花市,東北方是北京路步行街,西北是起義路,有規模很大的禮品批發市場,但距離都比較遠。
交通方式:如果趕飛機赤崗有地鐵2號線,可以直接到越秀公園站下車,在東方賓館有機場大巴;如果不趕時間,最佳的選擇是到海珠廣場的東側華廈大酒店就設有機場專線大巴的停車點。
消費焦點:海珠廣場一帶有許多不錯的老字號餐廳,還有咖啡店、酒吧、禮品批發市場、花店。
線路3:五羊新城 寺右新馬路——達道路——中山路——烈士陵園——北京路——地鐵2號線到東方賓館
住在五羊新城,附近沒有地鐵站,坐公交車也不是很方便,因此直接打車去是最快的方法,但如果有時間,在寺右新馬路附近也可以吃餐好的。這里的餐館林立,其中以湘菜館、川菜館最多,如湘村館、洞庭土菜館等,都是愛辣人士的好去處,如果想換個口味,也有幾家不錯的日本料理和粵菜館在附近,此外還有草原小肥羊、大槐樹、西北郎這些北方菜可供選擇。
吃飽后打車,20元路程以內的有中華廣場、北京路步行街、王府井等商業網點,這些地方都有著名的大百貨公司,也不乏像流行前線數量眾多的小商鋪,在這里不僅可以購物、逛街,娛樂項目也應有盡有。
交通方式:可乘地鐵1號線,換乘到東方賓館乘機場大巴;如果覺得麻煩,直接打車去或者到海珠廣場或環市路大巴停靠點也很方便。
消費焦點:這條線路是所有線路中吃飯、購物、娛樂最為齊全的一條,五羊新城食肆林立,天南地北的口味都能品嘗到;沿途還有不少大型的購物商場。
線路4:
盤福路——解放北路——東方賓館——機場路——機場高速
盤福路附近是老城區,以原居民為主。對于土生土長的廣州人,去機場之前吃飯一般會在家中,購物也會事先準備好,不必臨出發時再去考慮。
這條線路最簡單,花費也最少,但沿途缺少購物和餐飲的條件,旅程不免單調。
交通方式:最方便最便宜的線路,乘公交車到越秀公園,在東方賓館直接上機場穿梭巴士。
消費焦點:盤福路附近也有不少吃飯的去處。
線路5:三元里——廣園客運站——機場高速
三元里在白云區,從地理上看距離新機場最近,同時這里有機場高速的入口,交通條件十分便利。從這里出發的旅客選擇的方式很多,對采購商和批發商來說,機場高速三元里出口旁邊就是亞洲最大的鞋類批發市場,往南不遠的梓元崗是廣州皮具箱包的集散地,往北不遠就是正大萬客隆超市。再采購前還可以先在附近找一家潮汕菜餐館或北妹餃子坊、穆斯林餐廳或者圣都火鍋城飽餐一頓,有興致的還可以去瞻仰一下三元里抗英紀念碑。
交通方式:如果趕時間,可打車直接上機場高速,不到20分鐘就能到新機場;也可去廣園客運站坐機場巴士。
消費焦點:三元里附近有皮具、鞋類批發市場,各種風味的餐廳也不少。
線路6:建設大馬路——環市路
這里既是老城區,也是廣州商業氣氛最濃郁的地段之一。從這里出發去機場,根本不需要考慮去哪里購物消費。沿著友誼商店往淘金路走,沿途的小服裝店和小餐館鱗次櫛比,完全可以讓你沉浸到一種輕松休閑的氛圍中。在這里吃的東西很多,從巴西烤肉到韓國料理,從火鍋城到茶餐廳……
由于環市路位于廣州城市的中心位置,同時這里的大巴停靠點最多,商業網點與餐館集中,注定成為眾多廣州市民和游客前往新機場的必經之路。但也正因為人流、車流巨大,環市東路向西至火車站到機場路一段經常出現堵車,對趕時間的市民可能帶來不便。
交通方式:花園酒店、廣東國際酒店、遠洋賓館、假日酒店都設有機場專線大巴停靠點,乘車十分方便。
消費焦點:淘金路的小服裝店、小餐館鱗次櫛比;高檔還有友誼商場。
條條大路通機場
舉世矚目的新白云國際機場通航在即,機場搬遷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進入倒計時狀態。從4月份開始,伴隨著機場搬遷工作的進行,本報連續推出的《遷機變》至今為止已達九期。從第一期的懸念篇開始到上期的惜別篇,最初提出的機場搬遷演練設想已經在兩次的實際演練中得到了驗證。我們的目光甚至投向了那些與老機場有著難以割舍的感情的人們身上,在與他們的暢談中描繪出一幅幅廣州機場的變遷史。
對于一名普通的廣州市民來說,要惜別的不僅是即將告別我們的老機場,更要做好準備迎接新機場的啟用。在此過程中需要了解的是怎樣在龐大的新機場中順利出發,穿越以前從未到過的新機場高速公路,一路直達航站樓,在辦理好各種手續之后從容來到出發大廳,登上新機場的首次航班……
本期《遷機變》將引領讀者進入新機場,讓讀者盡快適應機場搬遷后的出行變化。出發之前,我們還可以先來輕松一下,在廣州市內的多條消費購物路線中做好準備。然后使用各種快捷方便的交通方法,穿越被譽為“廣州第一森林大道”的新機場高速公路展現出來,使讀者能夠方便快捷地抵達新機場。
本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 原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