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9月4日專電(記者周華)
9月2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巡視員駱詩文在廣西南寧市談及中醫藥現狀時指出,發展中西醫不能“廢醫存藥”。
駱詩文認為,中醫藥之所以數千年來一直獨秀于世界傳統藥物之林,關鍵在于其使用具備系統、完整的中醫理論指
導。近年來,以藥新藥開發形式出現的“廢醫存藥”思想嚴重影響了中醫藥的發展。如在醫藥領域,提倡用西醫診療模式使用中藥成藥;在科研領域,以一類新藥、二類新藥為目標,植物藥研究占了中醫藥領域的所有經費,按照病名對中藥進行二次開發,甚至采用分子生物學、細胞學、基因學來分析中藥成分和藥效,以找出專治某種病的中藥。
“廢醫存藥”戰略在國內外均有失敗的教訓。1887年日本明治維新時規定西醫是唯一合法的醫療體系,中止了其使用1400年的中醫藥。上個世紀80年代末,日本用先進的科技手段、方法和設備,按照西醫的研究思路重新研究小柴胡湯,認為其可治療肝炎。結果一些患者長期服用后,導致不良反應,甚至死亡,嚴重影響了日本的中藥產業。“廢醫存藥”對中藥發展造成另一個嚴重影響是馬兜鈴事件,它直接導致英美等許多國家對含有馬兜鈴酸的原料和成品禁令,有70多種中藥材被列入黑名單,甚至包括中藥龍膽瀉肝丸。
駱詩文說,這兩起事件都是“中藥成分化”引起的,其原因是不懂中藥的醫生不辨證論治,僅辨病使用中成藥。“廢醫存藥”使中藥走向簡單模仿西藥的道路,失去中醫藥學自身的理論基礎和創新體系,只能阻礙中醫藥學的發展。(完)
特約編輯:LUCKY
[天天健康]
[保健養生] [心理人生] [美容健身] [性福同行] [李博士信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