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宜賓10月12日電
數億噸沿岸泥沙被水沖走,古森林急劇減少;長江里的白鰭豚、中華鱘、刀魚等可能滅絕;長江生命力在消失……專家們吶喊:如果再不及時保護長江,十年內長江就可能變成第二條黃河!
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陳邦柱在“萬里長江第一城”宜賓舉行的“保護長江萬里
行”啟動儀式上分析說,長江中上游的亂砍濫伐造成水土流失、地質災害,使長江中下游地區大面積江河被泥沙淤積,造成洪水泛濫,嚴重影響中下游地區社會經濟和群眾生活。長江中下游由于粗放式的快速發展,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個別企業把長江當成天然排污口,嚴重污染了長江水。他指出,長江的保護任重而道遠。不僅需要政府的努力,更離不開全社會的參與,我們要牢固樹立環境的憂患意識,進一步加強對環保的宣傳教育,積極開展多形式的環保公益活動,使環境意識深入民心,把保護環境變成人們的自覺行動,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中國發展研究院院長艾豐憂心地說,長江的污染遠遠超出人們想象,而且正面臨六大危機:森林覆蓋率下降,泥沙含量增加,生態環境急劇惡化;枯水期不斷提前;水質惡化,危及城市飲用水;物種受到威脅,珍稀水生物日益滅絕;固體廢物嚴重污染水湖,威脅水閘與電廠安全;濕地面積日益縮減,水的天然自潔功能日益喪失。這些危機都有一個深層次原因:人為的破壞。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和中國發展研究院舉辦的這次“保護長江萬里行”活動,旨在為進一步保護好長江水環境,促進長江流域人與自然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進行調研,建言獻策。
據悉,本次活動從四川宜賓沿長江抵達上海,重點考察有關地區的生態保護、退耕還林、水污染處理、三峽建設中的環境保護、長江沿途水質等方面情況。(顧瑞珍)
編輯:魏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