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武漢10月14日電 (鐘心 楊凱軍 趙軍報道) 記者昨天在武漢大學獲悉,該校的研究生教育將有重大舉措:博士生將實行3—6年的彈性學制,而碩士研究生以2年為基礎的彈性學制,在招生方面將更加看重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增加導師的選擇權重,“既看分數,又不能唯分數而定”,研究生的培
養從學術型人才向實際應用型人才發展。 武漢大學今后的研究生錄取還會有一定的試讀名額。
武漢大學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基地,從1981年首批招收博士生研究生至今已走過20多年的輝煌歷程,培養了數以萬計的高層次高水平人才。人文社會科學是武漢大學的傳統優勢學科,不僅歷史悠久,門類齊全,而且在綜合實力及教學特色方面在國內外都享有盛譽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博士教育具有基礎好、起步早、起點高、發展快、門類全等特點,在博士生的培養中重基礎、重交叉、重創新、重前沿,強調德業雙修、學思并進、理論與實踐結合,尊重個性,鼓勵冒尖,崇尚自由、樸實、嚴謹的學風。 據悉,武漢大學目前在人文社會科學中擁有10個國家重點學科;1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9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8項“十五”期間“211工程”文科重點學科建設;6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70個文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人文社會科學博士生導師近300人,在校文科博士生達1600余人,在全國同類高校中名列前茅,在快速發展的歷程中,緊緊抓住創新與質量兩大主題,積極借鑒國內外博士生教育的有益經驗,努力探索培養規律,不斷深化改革在實踐中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培養與管理制度。
在此次的新聞發布會上研究生院副院長周葉中教授談到了武大博士研究生的學制問題,為順應全國的發展趨勢,博士生將實行3—6年的彈性學制,而碩士研究生以2年為基礎的彈性學制,在招生方面將更加看重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增加導師的選擇權重,“既看分數,又不能唯分數而定”,同時加強導師師資隊伍“師德”“師風”的建設,研究生的培養從學術型人才向實際應用型人才發展。 在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今后的研究生錄取將會有一定的試讀名額,給學生一定的時間,用實踐來檢驗試讀學生是否有相應的培養前途,并已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評估體系,屆時,將從德、智、體等全方面對學生進行評估。
由武漢大學承辦的“2004年全國博士生論壇”人文學科論壇將于本月18日至20日在武漢大學隆重舉行。此次論壇的主題是“砥礪思想 激勵創新”。擬在哲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新聞傳播學、圖書館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外國語言文學等6個學科領域展開學術交流。
另據悉,武漢大學將承辦“2004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該論壇是全國性的分會場.武漢大學的征文通知發出后收到包括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香港、臺灣在內的64所博士生培養單位的博士生提交的論文708篇,得到了國內一流高校及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大力支持。經過學術委員會專家評審,遴選出了近300篇高水平學術論文作此次會議期間的交流。
此次人文學科論壇對促進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的開展,對我國博士生培養質量的提高,對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對繁榮哲學社會科學,以及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培養戰略必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特約編輯:張慶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