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國”方案一:支持克里的州并入加拿大組成“加拿大合眾國”,支持布什的州成立新的“耶穌國”。
![]()
“分國”方案二:“藍色州”單獨成立“美洲海岸烏托邦”。
新京報綜合報道
本屆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和民主黨的支持者尖銳對立已被媒體炒得火熱,但是很少人想到,這種對立會發展到“鬧分裂”的程度。11月9日,《華盛頓時報》報道說,支持克里的19個州(即“藍色州”)拋出一個“驚天觀點”:將美國一分為二,支持克里的“藍色州”加入加拿大,組成“加拿大合眾國”,投票給布什的31個“紅色州”組成一個名為“耶穌國”的新國家。
始作俑者
據報道,這一計劃的始作俑者是國家廣播公司(NBC)的資深政治分析家、民主黨圈內人勞倫斯·歐唐內爾。歐唐內爾上周末在“麥克勞林集團”網站發表專欄文章稱,在支持布什的31個“紅色州”中,有90%是受惠于聯邦政府的“福利州”,這些州從聯邦政府得到的好處遠比他們的貢獻多;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紐約和加利福尼亞等力挺克里的“藍色州”卻全是向政府“慷慨解囊”的“納稅大戶”,政府社會福利所用的巨額資金,大部分來源于此,而恰恰是這些州的居民不喜歡目前政府做的事。因此,自克里落敗之后,“藍色州”選民愈來愈傾向“自掃門前雪”,不愿肥水流入“紅州”田。一位民主黨高層人士稱:“在美國,向給聯邦政府繳稅的多半是更為富裕的‘藍色州’,但現在這些州卻必須被那些不繳稅給聯邦政府的人統治,這實在太不公平了。”11月8日,歐唐內爾在接受電話采訪時也譏諷說:“如果美國真的分裂成兩個國家,支持布什獲勝的亞拉巴馬州日子就難過了,因為該州從紐約州及加利福尼亞州取得的福利從此將被切斷。”
“分國”計劃
受這種思潮的影響,近日來互聯網上推出了一幅模擬“新版”北美洲地圖。地圖上的美國已經分裂成為兩個國家:大選中支持克里的19個“藍色州”(包括西海岸的華盛頓、俄勒岡、加利福尼亞3州,中北部的明尼蘇達、威斯康辛、密歇根、伊利諾伊、馬里蘭5州和東北部各州)一起并入加拿大,組成“加拿大合眾國”;投票給布什的31個“紅色州”被“規劃”成一個新國家,國名為“耶穌國”。
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分裂方案:東北大西洋沿岸各州、繞五大湖區各州和太平洋沿岸各州單獨成立一個“藍色州邦聯”,國名就叫“美洲海岸烏托邦”,遠離“無知偏狹的俄克拉何馬州鄉巴佬”。
上述“分國”計劃得到不少網民的響應。一位網民發帖子說:“我們本來打算搬到其他一些國家居住,但是轉念一想,為什么非得是我們搬家呢?每當搭機飛越你們‘紅色州’時,我們全都得捏著鼻子,因為你們那種‘對人對己兩套規則’的態度叫我們受不了。世界其他地方現在都蔑視美國,因此我們不想再跟你們一同為伍了!”
“分國運動”也引發了“無限商機”。據悉,一家網站正在熱賣一種印有“我要脫離”字樣的“分國汗衫”,生意異常紅火。
共和黨不懼“分裂”
針對“藍色州”的“分裂”傾向,白宮尚未發表任何評論。但據一位自稱與布什政府有關聯的共和黨高層官員說,這些閑言閑語并不叫人意外。他甚至有些不屑:“如果共和黨真的與主流民意那么地脫節,我們可能就真有必要組成自己的國家了。不過這樣一來,我們就可能永遠在大選中獲勝了。”
另外,“藍色州”的“分國計劃”還面臨著法律障礙。研究美國及憲法多年的耶魯法學院的布魯斯·艾克曼說,法律中沒有任何條款“可以允許一州或多州脫離聯邦”,但作為個人,任何美國公民都可以自由決定脫離美國移居外國。(波塞利)
責任編輯:孫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