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濟南訊
(記者 楊飛越) 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廳長矯學柏在日前召開的全省縣市區長培訓班上表示,雖然2002年-2003年全省連續兩年實現就業增長大于失業增長,取得顯著成績,但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仍面臨著嚴峻的考驗,預計“十五”期間(2001-2005年)全省城鎮勞動力供需差額將達150-250萬人,今年全省失業人員
將達到50萬人。
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有關統計數字顯示,截至2003年底,全省勞動力資源總量達到7272.31萬人。因“十五”期間正值我省勞動年齡人口增長的高峰期,城鎮每年新增勞動力90多萬人,預計全省城鎮勞動力供給總量將升至峰值,達到550—650萬人,而同期城鎮勞動力需求僅為400萬人,供需差額為150—250萬人。
據悉,截至9月底,全省“4050”大齡困難群體17萬人,一戶兩代、夫妻雙方、撫養未成年子女的單親家庭三方面的下崗失業人員3萬多人,加上政策性破產和在國家宏觀調控中關閉的企業需要分流安置的職工,預計今年全省失業人員將達到50萬人。
另外,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壓力加大。目前全省農村富余勞動力已達1000多萬人。每年將有大約120萬農村勞動力涌入城市,尋找就業門路。解決失地農民的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已成為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廳長矯學柏表示,必須把加快經濟發展作為促進就業的根本途徑。在產業類型上,注重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經濟類型上,注重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在企業規模上,注重發展中小企業;在就業形式上,注重鼓勵靈活就業。據測算,我省經濟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就可創造6—8萬個就業崗位。
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