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港前港公司卸船隊曾先后三次刷新礦石卸船世界記錄,記者問其中的秘訣,隊長說:“全隊技術工人達到100%,高級技術工人占78%,在短短一年內練就了‘一瞄準’等26項絕活,靠啥?靠技能!” 技能人才是推動技術創新和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力量,是一個城市核心競爭
力的重要標志。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高級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作為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措施,加快技能人才培養步伐,形成了以企業培養為主,政府引導、全社會參與的技能人才成長格局。 目前,全市118萬名企業職工中,技術工人46萬人,占職工總數的40%左右,其中,中級工24.9萬人,占技術工人總數的54.1%,高級工以上3.4萬人,占技術工人總數的7.4%。
編織技能人才培養的搖籃
11月15日,畢業于青島高級技校的劉巨棟獲得了青島市第八屆職業技能大賽加工中心專業第一名。近年來,青島高級技校培養了一大批像劉巨棟這樣的技能人才,有“中國魯菜名師”于永濱、海爾集團新疆經貿物流中心總經理王剛、青島三洋機電公司阻力系主任徐世興等等,已有3200多名技校學生從“搖籃”中培養成才。
職業技能培訓是提高勞動者就業能力、工作能力和職業轉換能力的重要措施。青島市根據經濟發展需要和勞動力市場用工需求,加強了高級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工學校、勞動就業訓練中心和行業企業基地的建設,2002年以來投資1億多元用于學校的建設。目前,全市共有22所技工學校、13個勞動就業訓練中心、81所職業學校、7所職業技術學院和192個以職業技能培訓為主的社會力量辦學單位,形成了政府統籌規劃指導,企業和社會各方面共同參與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
與此同時,青島市實施了積極的職業培訓政策,對失業人員和進行失業登記的大學生實行免費培訓;對參加勞動預備制培訓且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的新成長的勞動力,由政府給予學費補貼;對企業在崗技術工人參加緊缺工種提高層次培訓的,按照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負擔的原則,政府給予補貼。今年,市財政計劃出資1800萬元,培訓企業在崗技術工人3萬人,并計劃用5年左右的時間,把在職職工基本輪訓一遍,逐步建立企業職工終身學習培訓機制。同時,從企業生產一線中選擇具備一定條件的技術工人進行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的培訓,培訓合格的由政府給予每人1000元的補貼。
技能津貼激勵人才
今年,在南車四方股份公司技術創新暨科協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上,一名鉗工從總經理手中接過了全國高技能人才證書和2萬元獎金,并被授予公司第一位首席內燃機車鉗工制造師,其崗位工資與高級設計師同一標準。這只是該公司激勵技能人才成長的一個典型事例。南車四方股份公司現有在崗技術工人2880人,其中持高級職業資格證書1316人,占45.7%;技師151人,占5.2%;高級技師27人,占技師隊伍的17.9%。多年來,公司在員工培訓上始終堅持“能給公司帶來效益的培訓,能提高技術工人素質的培訓,投入再多也要搞”,平均每年用于技術工人培訓的費用就達120多萬元。為鼓勵生產技術工人崗位成才,該公司還制定了很多優惠和激勵政策:對取得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的員工,除全額報銷鑒定費外,還增加100元的一次性補助;(下轉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對取得中專及以上畢業證書且專業與崗位對口的員工,一次性給予300-20000元不等的補助;對參加公司統一組織舉辦的四年業余高職班取得“雙證”的員工,畢業后學費全部報銷。這些激勵政策的實施,極大地調動了技術工人崗位成才、不斷提高職業能力的積極性。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技術工人的工資待遇應由市場決定,但技能人才的待遇對技能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為提高技術工人學習技術、提高技能的積極性,我市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建立了技能津貼制度,取得中級、高級、技師、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的,每人每月可分別享受40元、70元、100元、150元的技能津貼;建立高級技能人才獎勵制度,2003年,市里評選出49名有突出貢獻的技師,市政府授予其榮譽稱號,并給予每人每月200元的政府津貼;對在技能大賽中獲得好成績的參賽者給予多種獎勵,取得各工種競賽前六名的不僅可以獲得高級工資格以及“狀元”或“大師”稱號,各通用工種“狀元”還可得到1萬元大獎。
“綠色通道”引進高技能人才
“11年了,現在總算找到了感覺,可以塌下心來猛干一場了”。某集團的高級熱力司爐工劉仲起在青島已經工作11年了,但由于沒有青島戶口,在工資、福利等方面,享受不到與青島市民同等的待遇,工作安不下心來,總有一種外地人的感覺。今年,市政府改革戶籍政策后,劉仲起成了引進技能人才優惠政策的受益者。
對于一些青島市緊缺職業(工種)和市場需求量大的技能人才,在短時間內僅靠本地培養難以完成,為此,市政府出臺了高技能人才落戶青島的政策:凡與用人單位簽訂3年以上勞動合同的,高級工以上的技術工人本人可在青島落戶;技師以上的技術工人,可攜家屬在青島落戶。同時,市勞動保障、教育等有關部門還積極協助解決引進人才家屬子女就業和上學等問題,及時辦理社會保險轉移等手續,為引進高技能人才創造條件。優惠政策的出臺為企業帶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海爾集團實施“大資源、大客戶、大訂單”的發展戰略,站在全球的高度,廣泛吸納優秀人才,僅2004年海爾集團就從全國各地招聘了各類技能人才1800多人。
為進一步加快技能人才的培養、引進和使用,日前,青島市又制訂了技能人才隊伍建設規劃,計劃5年內使技術工人的總量從現在的46萬人達到60萬人,同時,建設30個高級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6個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本報通訊員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