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申 紅 本報通訊員 孟凡志
中國石油天然氣與管道公司總經理黃維和日前向記者證實,西氣東輸冀寧聯絡線山東段輸氣管道建設工程于12月初開工,預計明年7月完工。屆時我省6市近千萬人將會率先從中受益。
據介紹,冀寧聯絡線將西氣東輸管道與陜京二線管道相連,全長900多公里,是
國家西氣東輸工程續建的重點項目,被稱為“現代能源的京杭大運河”。由于其戰略意義及市場前景,中石油對冀寧聯絡線格外看重。
天然氣市場預期樂觀
冀寧聯絡線山東段長約600多公里,途經德州、濟南、泰安、濟寧、棗莊等市。該段工程的全面開工,預示著中石油天然氣即將大舉入魯。而雙方從接觸之初距今已歷時3年之久。2001年8月,我省就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商定,盡快建成陜氣二期工程,利用陜北長慶氣田的資源,到2005年實現向山東的中心城市及重點企業供氣。
2002年3月19日,滄州至淄博輸氣管道工程竣工投產,標志著中石油向我省輸送天然氣有了良好的開端。
2003年12月,我省再次與中石油就建設西氣東輸與陜京二線聯絡線工程向山東主要城市供應天然氣達成一致。
2004年上半年,中石油與濟南、濟寧、泰安、臨沂、德州等市簽訂了供應天然氣協議。
據了解,除續建德州、濟寧、臨沂等市支線,中石油方面有意以冀寧聯絡線山東段作為依托,同時向兩側延伸、輻射,以繼續擴大在山東的市場份額。據透露,在冀寧聯絡線工程的總體規劃中,在肥城氣站就預留了一條專門支線,目的地是青島。
山東經濟的高速發展,同樣讓中石油方面對冀寧線未來市場充滿樂觀。據預計,到2010年我省天然氣年需求量可達38億立方米/年,2015年可達70億立方米/年。中國石油西氣東輸項目部經理陳向新透露,冀寧聯絡線山東段設計輸氣能力遠超目前的市場需求,預留出很大空間,其管徑為1016毫米,壓力為10兆帕,與陜京二線和西氣東輸兩條主管線完全相同。
能源結構仍較滯后
天然氣是一種清潔能源,除滿足居民生活燃氣所需外,在工業生產中利用天然氣能夠促進鋼鐵、建材、石油化工、電力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和產品質量提高,同時大幅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資料顯示,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耗中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為25%,即使印度也在8%,而我國尚不足5%。隨著近來油價節節上漲,天然氣的替代性優勢愈發顯現,應用前景更為看好。
有關人士分析,山東是一個經濟大省,也是能源消費大省,但能源消耗結構仍較滯后,煤炭比重占70%,天然氣僅占2%左右。作為中石油在山東境內建設的第二條天然氣管道,冀寧聯絡線將使山東中部、南部沿線部分電廠、窯爐、化工企業和居民生活取代燃油和煤炭,對于改善大氣環境、優化能源結構和調整產品結構,促進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比如,滄淄輸氣管道工程投產后,淄博陶瓷業就大受其益。由于天然氣熱值高,無雜質,且可采取裸燒,原本賣價兩三元一件的陶瓷產品即可增值為二三百元的高檔品,銷路大開。
引入競爭用戶受益
中石油是我國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和供應商,其資源儲量占全國總儲量的八成,供給量則占七成。引入中石油天然氣,對于氣化山東的最終實現無疑是關鍵之舉。
據統計,目前中石化管道儲運公司、中石油管道公司在我省敷設的輸油氣管道有20余條,主管道總長大約3200多公里,縱橫穿越濟南、青島、淄博、棗莊、東營、濰坊等12市50多個縣(市、區)。此外,中海油雖已在煙臺登陸,但氣量不大,短時間內尚難成氣候。
中石化輸入山東的氣源地主要是中原油田,一年供氣量不到1億立方米。由于氣源不足,濟南地區就曾一度受其困擾,面臨斷氣窘境。中石油的加入使我省有了更多選擇,顯然能極大地改變這一狀況。
省油區辦副主任楊希珍認為,冀寧聯絡線將西氣東輸管道與陜京二線管道相連,南北之氣,皆為我所用,可謂左右逢源。
可以預期的是,中石油與中石化雙方逐鹿山東市場也將拉開大幕,展開正面交鋒。有人士分析認為,左右逢源因此又多了一層意思。引入中石油,使得山東天然氣市場競爭格局由此真正形成,自然會在價格,服務等方面大有收益,這一點已有前車之鑒——正是由于引入了競爭者,我省成品油市場活躍度驟增,山東成了最終受益者。
■ 相關鏈接
氣化山東
“氣化山東”大型工程項目于2001年10月底被山東省政府批復立項。該項目計劃兩路并進,一路是自濮陽由聊城入山東,向東折向濟南、淄博、濰坊,最終到達青島,另一路是自焦作將國家西氣東輸干線氣引入濮陽,而后由東明縣入山東,經菏澤、濟寧、日照、膠州,最終到達萊陽,一期工程工期為5年,建成后可向山東半島年輸氣約40億立方米。
責任編輯:趙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