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山東頻道12月18日電
以橘紅色為基本色調的魯能泰山足球隊,在這個足球的"嚴冬"像一束烈焰溫暖了廣大球迷的心:本賽季,它像一匹強勁的"黑馬",殺入中超聯賽、中超杯賽和足協杯賽三大賽事的決賽,并成為"雙冠王"。他們成為今年中國足壇不多的"亮點"之一
。
為什么魯能足球能取得如此佳績,并充滿
發展的后勁?
首先,魯能泰山足球俱樂部自1998年1月成立之日起,就確定了定位高遠、且能夠持之以恒的發展戰略目標:建立一個中國足球的百年俱樂部。這是現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原山東魯能泰山俱樂部董事長劉振亞提出的,他要求經過一二十年的努力,把俱樂部建成"國內領先、亞洲一流、世界知名"的足球俱樂部。6年來,圍繞這一目標魯能集團及俱樂部作了大量腳踏實地的工作。第一,他們鍛造了一條完整的球員培養與輸送鏈條,并把它不斷拉長,在這一鏈條支撐下,魯能泰山已經進入中國足球的制高點。俱樂部組建之初就建立了自己的足球學校,并聘請了可可維奇和弗蘭多等國外知名教練任教,500多名學員形成一個從u9--u19共6個級別不同年齡段的梯形結構,29支隊伍配備齊全。近年來,魯能足球學校共為各級國家隊和俱樂部輸送球員100多名,目前魯能一、二、三線隊員,90%是魯能足校培養的。聯賽后期,在老將李宵鵬、李金羽、宋黎輝相繼有傷的情況下,小將擔起了重任。第二,魯能足球俱樂部建立開始,就有針對性和連續性地聘請了一批國際知名的大牌教練,從金正南、桑特拉奇、涅波到圖拔,都是名帥。他們從文化特性與執教風格上都與山東接近,而且執教時間長,比較穩定,隊員的信任給了他們一種巨大的"執教力"。第三是魯能集團對足球的足額投入,他們把足球作為集團整體發展戰略的一個最佳戰略工具,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投資力度教大,資本金投入100%到位,幾年時間投入一直持續進行。連足協都承認,其軟硬件是所有俱樂部中最好最規范的。目前,足球俱樂部實收資本達到5000萬元,總資產2億多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魯能百年俱樂部的目標是從最細微的管理開始的。我們曾經在比賽和訓練場地見過哪怕是大牌球員的運動鞋,都擺放得整整齊齊。據魯能足球俱樂部有關人士介紹,他們繼承"電力鐵軍"的傳統,以人為本,從嚴治隊,先后出臺了51項管理制度和50多項工作標準。隊員訓練、比賽和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都有規定。每次上場球員的名單,都要根據這一時期球員的表現來確定,違紀者,即使主力球員也不能上場。
其次,魯能泰山足球俱樂部已經給人一個"大俱樂部"的形象,而且呈現出博大精深、底蘊厚重、穩妥規范的文化品格,這是他們注重足球文化建設的結果。劉振亞曾經說,我們把管理上升到文化,以期為百年俱樂部提供久遠的支持系統,培育共同的核心價值觀。
今年,魯能做了一件中國足球俱樂部從未作過的事情,就是組織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等專家學者,完成了《魯能足球文化大綱》的研究課題。課題組收集了約45萬字的相關資料,整理了29萬字的訪談記錄,對近千名球迷做了問卷調查,最后寫成8萬字的報告,涉及到俱樂部定位、足球運動規律、球迷需求導向、足球禮儀、格言等,這是魯能足球的一次文化創新。
魯能足球俱樂部在發展過程中,很好地吸收了齊魯文化的精髓。他們把山東人誠實、穩重、默默進取的性格演繹得淋漓盡致。今年,中國足壇被一系列問題困擾,"革命"之聲不絕于耳,而魯能卻采取了"中庸之道",兩耳不聞場外事,一心一意搞建設,面對種種丑惡現象,魯能俱樂部要求每個球員從自身做起,一旦發現賭球和踢假球等現象,將給予警告、罰款、停賽直至開除的處分。同時,魯能足球也呈現著一種文化上的開放性,俱樂部不斷加強與意大利ac米蘭、荷蘭的阿賈克斯等著名足球俱樂部的交流與聯系,派出各線隊伍出國比賽,更注意吸收洋教頭帶來的先進足球文化理念。從桑特拉奇到圖拔都倡導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尊重對手,尊重裁判,尊重球迷,不允許有任何野蠻行為發生,"要把足球當成快樂的節日",培養球員的愉悅感。圖拔還特別強調智慧在足球中的作用,要求隊員視野闊寬,及時判斷出同伴所在的位置,不要"低著頭踢球"。另外,圖拔還強調責任感和誠實感。
靠文化的強大力量,昔日的"糙哥"們有了精湛的技術,魯能有了行云流水般的配合,鑄成中超賽場上最具有攻擊力的一把"利劍"。據技術統計,在中超22場比賽中,魯能泰山隊共進球44個,平均每場2個,進球最多。這是否預示著魯能足球已經走出濃縮了齊魯文化身影的防守反擊戰術。
再次,魯能從集團到俱樂部都把足球當成一種具有潛力的產業來規范化運營,而不是像某些俱樂部抽風似地"燒錢",以求短期知名度和效益。魯能集團的負責人說,是魯能足球這個品牌,帶著整個魯能集團從規模效益型發展到一個品牌帶動的集團化發展階段。
有數據為證,在魯能第一次奪得"雙冠王"的1999年,"魯能"品牌無形資產價值達428億元,成為中國最有價值品牌;"魯能"商標連續3年被評為"中國十大公眾認知商標"。今年,又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魯能足球成為集團產業發展的畫龍點睛之筆,是對魯能產業的提升與凝煉。在足球產業的開發上,魯能已經初見成效。今年亞洲杯期間,足球俱樂部高標準建成了有5.2萬平方米的山東省體育中心地下停車場,以3億元的投入形成6億多元的優良資產,為足球的商業運營寫下濃重一筆。俱樂部還通過商業廣告、票務經營、無形資產開發等方式,使經營收益從成立之初的幾百萬元猛增到今年的5000萬元。產品開發從無到有,形成9大類300多個品種,足球產業呈強勁發展勢頭。
球市是衡量一個俱樂部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今年中超球市普遍低迷,而魯能泰山的主場"風景這邊獨好",一直保持較高的上座率,平均每場在2萬人以上。為什么魯能能留住觀眾的心?因為他們把足球定位于文化娛樂業,經營宗旨就是"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觀賞需要",觀眾第一,也正因為如此,濟南賽區出現了"球迷專區"、"足球寶貝"、"大學生助威團"等新生事物。現在魯能足球俱樂部擁有注冊球迷近百萬,通過媒體關注俱樂部比賽的人有幾千萬。俱樂部還十分注意與球迷的互動,有專人負責給球迷回信,定期舉辦各種座談會與球迷溝通,回答球迷提出的問題。(郝桂堯
王云高)
編輯: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