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訊 新年首月我省工業開足馬力向前行。省經貿委統計顯示,1月31日,全省發電量達到3.58億千瓦時,最高負荷1866萬千瓦,電煤庫存總量穩定保持在15天以上。
從首月工業經濟運行態勢來看,五大利好因素確保了良好開局。一是國內經濟環境進一步改善,國內消費需求繼續轉旺,國際經濟呈現出恢復和加
快發展勢頭,為全省經濟創造了良好宏觀環境;二是一批重點技改項目陸續建成投產,大企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規模以上企業戶數繼續增加;三是生產要素供給狀況好轉,加快工業發展的物質支撐條件較好;四是重點行業增勢迅猛,棉紡、煤炭、鋼鐵等23類產品保持去年發展態勢,新增利潤占到全省的60%左右;五是企業資金緊張略有緩解。按目前發展速度,我省工業一季度增加值將不低于全年的23%,增長速度將不低于18%。
記者從省統計局了解到,我省工業經濟外向度趨強。去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出口產品銷售收入2598.55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比重為12.3%。
私營工業發展迅猛。去年私營工業完成增加值1059.65億元,占全省工業增加值的16.31%,同比增長48.36%,高出全省工業增幅21.86個百分點,拉動全省經濟增長8.2個百分點。
制造業所占比重和貢獻率提高,拉動作用增強。2004年,制造業實現工業增加值5380.92億元,同比增長30.4%;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比上年提高3.8個百分點,貢獻率為92.06%;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24.40個百分點。
□ 袁濤 申紅 成義 占戈 報道
編輯:林彥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