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重點完成6個項目、為民辦9件實事,日前結束的市南區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了區政府今年的工作目標。
這6個重點項目是:全面開工軟件基地建設項目,力爭年底全部研發樓主體封頂,交付使用10萬平方米,力爭80家軟件企業入駐;啟動銀川西路兩側市南軟件基地二期
及配套建設工程;建立1000萬元建設發展專項基金,啟動中部舊房修舊如初置換和危房改造試點工程;開工建設東泰佳世客地下商業街;協調推進湛山賓館改造、府都賓館改造等重點工程項目進度,做好跟蹤服務工作;重點推進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美國雷格斯商務中心等現代服務業項目,力爭全部落戶。
為民要辦的9件實事包括:一是推進“洗臉戴帽”工程。對主要干道兩側和重要節點區域房屋進行“平改坡”,對香港路、魚山路、廣西路、太平路、萊陽路兩側部分房屋墻面及院墻進行粉刷美化。二是實施城市園林建設和園林綠化進社區工程。新建城市綠地4處,新建城市片林3處,改建公共綠地5處,對徐州路和芝泉路進行綠化,完成辛家莊北山特色園區和伏龍山公園大樹林建設。三是實施道路綜合整治。對延安三路、廣西路、江蘇路、福州路、貴州路、萊陽路、太平路等道路的人行道進行專項整治,對江西路、德縣路、鄖陽路等3條道路的部分超期服役路段進行綜合整治。四是實施背街小巷道路綜合整治。對寧夏支路、廣州支路、東海二支路、觀海支路等背街小巷道路進行硬化、綠化,臺階增設扶手,增設照明設施。五是啟動沿海“文化視線”工程。完成花石樓至太平角沿線文化景觀和服務設施建設,完善服務功能。六是實施2005-2007社區建設三年規劃。年內創建2-4個示范街道、20個溫馨社區。七是打造一刻鐘社區服務圈。改造社區服務中心、新建20處社區服務示范站、新培植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建立50處(150平方米以上)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新建并改造2-3處大中型社區商業服務中心、創建6條食品安全放心街,并培育、規范30處社區便民商業網點。八是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建立區、街、居低保信息管理網絡,新建10處社會救助、公共福利服務設施。建立81個社區勞動保障服務站,創建20個“充分就業保障社區”。同時,年內培育500名創業小老板,重點幫扶100名失業人員在社區創業。九是實施迎奧運教育體育風景線工程。對南京路、新昌路小學的操場、校舍進行維修改造。爭創1—2所省級規范化學校(示范園)和1—2所市級規范化學校(示范園),創建1-2所帆船特色學校。建立市南區國民體質監測中心,建立3處小學生體質監測點。(本報記者本報通訊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