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才過,北京電影學院、首都師范大學等高校里就排起長龍,來自全國各地數萬名藝術考生開始參加專業課考試,校方不得不動用警察維持秩序,警戒線拉了一道又一道。這些考生面對的將是數萬人競爭幾百個招生名額的形勢,其中絕大部分人注定與這些高校無緣。
然而,
考生沒有被如此殘酷的競爭嚇倒,山東、上海、湖南等地都出現了藝術專業報考熱。據當地招生部門統計,山東省今年藝術專業報考人數達到14.6萬人,比去年增長了56%,占到全省72萬名高考生的21%;湖南省有30932名考生報考藝術類;上海、杭州等地也傳來藝術類專業報考升溫的消息。
據估計,2004年全國報考藝術類專業的考生總數約在百萬人以上。2005年,這一數字還將有大幅度增長。記者了解到,不僅考生“報考藝術專業熱”持續升溫,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規模近年來也在不斷增長。據了解,全國2000余所高校中已有700余所高校設立藝術類專業,2004年全國藝術類專業招生總數在26萬人左右。
首先應該肯定藝術報考熱是好事,這是我國藝術教育迅速普及、大眾社會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結果。高校藝術專業招生規模的增長,也為國家培育了更多的藝術人才,促進了藝術普及。但是,凡事須有度,熱得過高就是“發燒”了。
在藝術報考熱中,確有部分考生是在圓自己的藝術夢,但也不乏許多考生只是跟著其他人隨大溜,走上報考藝術專業之路,甚至有部分考生只看到藝術類專業文化課錄取成績低,就把報考藝術類專業當作高考捷徑,其中尤其以藝術招生報考“大戶”———美術類專業為最。據中央美術學院教務處處長諸迪測算,報考美術類專業的考生總數大約要占全國藝術類考生總數的80%。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點:美術類專業招生總量大;對考生的文化課水平要求較低;藝術水平門檻低,考生易于入門,甚至短期學習即可考中。一部分美術類考生甚至到了高二才開始學習美術,主要原因就是文化課成績低。為了提高“命中率”,有些考生專業課報考遍地撒網,甚至同時報考幾十所高校,考試有如趕場,并為此支出數千元報考費用。
即使如此,考生還要面對藝術類專業錄取比例遠遠低于其他專業的現實,即使跨進高校大門,學費不菲,4年的學費、生活費用至少也要近10萬元。而且4年后,就業還將成為藝術生不得不面對的難題。據了解,在國內頂尖藝術院校,畢業生雖然依然保持較高的就業率,但就業質量早已有所下降,就業機會也遠遠不如幾年前多。山東師范大學2004屆藝術類畢業生的就業率不足60%,遠遠低于學校78%的整體就業率。山東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副院長梁文博說,該校有90%的學生都從事了其他行業的工作,目前的就業形勢更不容樂觀。現在社會對純藝術類畢業生的需求可謂過于飽和,報考藝術院校的學生越多,就業壓力就越大。山東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杜言敏說,從全國各地就業市場需求信息來看,對藝術生的需求要低于其他專業。
對此,考生和家長要有清醒的認識。選擇藝術專業,首先要愛好自己選擇的專業,并具有一定的天賦,具備專業的培訓環境和專業學習的條件。其次,還要綜合考慮將來就業,在選擇專業時應傾向于那些具有一定應用性的藝術專業。
為了不讓孩子夢斷藝術,為了不讓更多的家庭花冤枉錢,為了不讓更多的考生畢業即失業,藝術專業報考熱該降溫了。(李東聲)
特約編輯:張慶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