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非典”,觀眾們戴著3M的口罩,頑強地觀看2003年上海國際車展的時候,誰也不會想到中國車市會在2005年前4個月顯示出不溫不火的局面。北京和上海車展輪流坐莊的模式,被英國《AUTO
CAR》雜志比喻為歐洲的日內瓦車展與巴黎車展之爭,實際上從參展規模和人氣度上,2004年的北京車展早已經超過了世界第六大車展
的定位。但是缺少概念車和新車型實力的北京車展,卻總讓人感到頗多遺憾。而2005年的上海車展似乎希望洗刷這種中國車展的普遍尷尬。
很難想象,這次上海車展已經是第11屆了,面對中國車展上蜂擁的觀眾,看車模已經不再是觀眾們主要的重點,汽車悄悄回到了被觀看的位置。紐約車展曾經被視作上海車展的范本,很多人寄希望于在上海車展上能為汽車文化添加更多的時尚元素,以至于巴黎車展的奢華也被融入了進來。大眾和通用無疑成為這屆上海車展的重頭戲,不僅僅因為他們的合資者上海汽車集團轄地主之勢,更因為這兩大汽車巨頭在中國市場擁有最豐富的產品線。布倫伯格的財經記者桑塔羅早在4月7日就飛到了上海,對于全球的汽車經濟界,通用和福特在中國市場占有絕對盈利,直接影響到了這兩大汽車集團的業績,桑塔羅說道:“通用和福特的利潤加起來也沒有豐田多,這種局面讓所有的美國投資者都很擔心,而中國汽車市場似乎成為了通用和福特惟一的救贖之地!
中國汽車市場對全球汽車經濟的救贖,絕不僅僅是上海汽車放棄收購英國羅弗這么簡單。“中國汽車市場正在以每個月至少五款新車下線的速度發展”,《華爾街日報》在評價2005年的中國汽車市場時寫道:“豐田的皇冠、通用的榮御、梅賽德斯-奔馳的邁巴赫,這些售價5萬美元以上的汽車都可以輕易在中國市場買到。”實際上第五代寶馬3和一汽奧迪新A6早已經被視作上海車展上的熱點,自從2003年底特律車展上拿出的凱迪拉克概念車Sixteen亮相以來,這種16缸,能夠爆發出1000馬力的超級汽車,早已經走遍了各個世界級的汽車展覽。而雷克薩斯也試圖產生這種轟動效應,試圖以2005年底特律車展的超級概念跑車LF-A來吸引所有的眼球。除了這種“高空轟炸”式的作秀,上海車展更是堆滿了各類2005年將要推向市場的新車,從雪佛蘭的景程到東風日產TIIDA頤達,從長安鈴木推遲多日的時尚小車雨燕,到北京現代新一代索納塔NF。各個廠商都鉚足了勁,試圖在上海車展上一鳴驚人。向豐田這樣一口氣拿出23種車型參展的廠商大有人在,通用不僅亮出了凱迪拉克、雪佛蘭、別克、Saab薩博、歐寶、五菱六大在華品牌,更是猛打概念車的牌,40余款車型幾乎擠滿了上海車展的5號館。
實際上每年車展前后,每一個中國汽車界的從業者,甚至每一個已經開上車的消費者,或者持幣待購許久的買車人,都能夠對中國汽車的現狀評論一番。汽車早已經脫離了消費層面,變成了一個集經濟、時尚和社會的綜合問題。所有的汽車廠商都期望借助車展能夠讓2005年車市轉暖,而每年北京和上海的車展之后,成為了習慣性的汽車降價時段。-
上海車展和它的新車們
1.概念車還再概念嗎?
當通用一股腦地將集合了線傳操控、燃料電池、輪轂電機等多項全球領先技術的Sequel燃料電池車,以及作為昭示別克品牌未來設計發展方向的Velite四座敞篷概念車拿出來的時候。概念車到底有多概念,成為了更多中國觀眾們想不通的概念。實際上對于中國市場而言,國際廠商的概念車更多的呈現出耀武揚威的姿態,試圖在向中國的汽車受眾傳達自己泰山壓頂式的技術優勢。反而像比亞迪電動概念車ET和奇瑞新概念小型車Wowo,這樣的中國本土概念車,更能夠揭示上海車展上本地汽車概念的實際。
2.花冠的敵人與陽光的接替者
用新車型埋葬掉捷達、桑塔納和富康吧,這是很多人對于“老三樣”最無奈的態度。就在上海車展開幕兩天前,東風日產拿出了TIIDA頤達,一款在全球市場上力壓豐田花冠的中級車。這款車的定位很大程度上接替了東風日產售賣多時的陽光不溫不火的局面。同時也被視作東風內部與標志307和雪鐵龍塞納的內部競爭車型。不到13萬元的起始定價,試圖像2004年北京現代的伊蘭特那樣攪亂車市。而其背后日產和雷諾共用的HE16DE全鋁質1.6升發動機,也在試圖暗示與頤達可以混合共同平臺生產的雷諾梅甘娜不再遙遠了。
3.兩廂家庭時尚主義的爆發
寶馬Mini
Copper的外形、大眾Polo的尺寸、本田飛度的配置、天汽威姿的價格,很多人用這樣的介紹來形容長安鈴木醞釀半年之久的雨燕。這款2003年東京車展上鈴木的概念車,直到2004年9月巴黎車展上才正式上市,在歐洲市場被視作菲亞特與SMART的死敵。原本長安鈴木計劃在3月底在國內上市此車,為了創造更為顯著的市場態勢,被人為的放到了上海車展上亮相。7萬~9萬元的價格,很有可能讓雨燕成為2005年年輕人買車的首選。
5.誰會當中國混合動力的先驅者
豐田已經銷售27萬輛的混合動力車先驅者已經不再新鮮了,2005年內中國的道路上勢必會出現它的身影。但是誰會是它的第一批駕駛者呢,中國的汽油價格與香港地區或者日本相比要便宜很多,況且先驅者的電池轉換部件壽命最多2000小時,這樣比傳統發動機4000小時少很多。較高的維修價格能否抵制住并不高昂的油價誘惑,將是中國混合動力和氫動力汽車普及的市場核心因素。
4.SUV依舊低燒
全世界都明白SUV這種喝油怪物意味著什么,從2002年北美燒起的SUV并沒有真正的冷卻,至少在中國市場上SUV依舊持續著低燒的狀態。韓國現代在與華泰生產特拉卡兩年以后,又要在北京現代投產Tucson(途勝)。無獨有偶,沃爾沃的豪華SUV車XC90
V8,以及雷克薩斯的RX300,奇瑞的瑞虎,甚至劃歸大眾旗下的斯柯達YETI,都來在上海車展上湊SUV的熱鬧。似乎汽油價格僅僅上漲8%,并不足以扭轉SUV愛好者的熱情。
6.福特的當家?怂购螘r當家
福特的中國策略并不成功,這是美國《汽車人》雜志的評價。除了2004年福特在中國拿出的中高檔車型蒙迪歐賣了不少,其本意針對中國家庭市場的嘉年華可謂失敗之作。所以福特在歐洲家庭市場上的當家產品?怂贡患挠韬裢。
7.為什么跑車還沒有流行
每年全球各種頂級車展上,蘭博基尼都要把那輛黃色的Gallardo超級跑車亮出來。實際上在國內現代的酷派早已經成為20萬元級別的民眾跑車,但是卻并沒有形成真正的跑車人群。追求動力的用戶更傾向于開寶來1.8T這類加裝渦輪增壓裝置的車型,也許不愛張揚早已經是國人選車的一道底線。
記者◎尚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