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農調隊最近做的一項統計分析顯示,2004年山東省農村居民農戶間、地區間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在純農業戶、以農為主兼業戶、以非農為主兼業戶和非農產業戶四種農村居民中,純農業戶家庭人均收入最低,僅為3094.2元,東西部地區農民收入比也由2003年的1.59:1縮小為1.55:1。
從不同類型農戶收入看,
純農戶收入增速最快。按家庭勞動力從業情況,農戶可分為純農業戶、以農為主兼業戶、以非農為主兼業戶和非農產業戶,目前四者在全省分別占44.4%、19%、25.6%、11%。2004年,四者家庭人均純收入為3094.2元、3326元、3783.8元、4828元,增速分別為14.6%、6.1%、10.7%、2.2%。純農業戶家庭人均收入總量雖低于全省平均收入水平413.2元,低于非農產業戶平均水平1733.8元,但當年增加額和增長速度均超過全省和其他類型農戶平均水平。
從農戶間收入看,高低收入戶差距有所縮小。2004年,全省人均純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農戶由上年的59.1%降為2004年的58.6%。2004年20%高收入戶家庭人均純收入7197元,增長8.2%;收入最低的20%家庭人均純收入1291元,增長15.4%。貧富“兩極”收入之比為5.58:1,比2003年的5.95:1有所下降。
從區域收入看,西部地區農民增收速度快于東部地區。2004年山東糧食主產區的德州、濱州、聊城、菏澤等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平均為3056.6元,增幅為15.5%,高于東部青島、煙臺、濰坊、威海四市農民收入增幅2.7個百分點。收入比有所縮小,由2003年的1.59:1,縮小為1.55:1。
專家認為,惠農政策、農產品價格上漲、勞務經濟是農民增收的主要拉動力。據測算,僅由于種植業主要產品價格上漲,使得我省農民人均增收220元,對農民增收貢獻達60%以上;2004年在農民非農產業收入中,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178.3元,增長7.6%,對農民非農產業收入的貢獻率達到82.3%。目前增收的基礎不牢固,增長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通訊員
王象永 記者 楊飛越)
責任編輯 原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