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2005年一起到來的是這座城市對城市管理體制大刀闊斧的重整,在重心下移、屬地管理、責權對等、分級負責等理念的指導下,一個全新的城市管理架構正在浮現
   2004年的最后一天,注定將使青島的城市管理體制發生一個質的變化。    這一天,由青島市委、市政府聯合發出的一個重量級文件———《關于進一步深化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的決定》在接下來的2005年第一季度演繹了一個個精彩的看點,支撐著這座城市管理系統的骨架———城市管理體制新模式開始嘗試運行,青島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由此得以不斷提升。
   凡能區級行使的管理權限全部下放
   據市建委、市城管辦副主任,市城管行政執法局局長劉建軍介紹,按照市委、市政府在《決定》里提出的重心下移、屬地管理、責權對等、分級負責等原則,我市在今年一季度重新調整了市、區兩級城市管理職責,建立了全社會管理、全過程監督、全行業覆蓋的城市管理網絡。
   目前原由市級有關部門行使的管理權限,能下放到區里的基本上都下放了。包括市政道路、園林綠化、環境衛生、房產管理、房屋拆遷、違法建筑查處、城市亮化、戶外廣告、住宅小區驗收、道路停車場設置、廢品收購點管理等十一個大項的主要管理權限下放到了各區的政府。
   改革后,區政府成為城市管理的責任主體,今后由各區政府對轄區內城市管理工作負總責,統一組織、領導和監督轄區內城市管理工作,同時賦予街道辦事處以相應的城市管理職責,充分調動街道和社區組織參與城市管理的積極性。
   這次城管權限下放的力度有多大?我們不妨來逐一掃描改革后原由市級有關部門承擔而這次被下放到區里的相關權限———
   在市政道路及設施管理方面,取消了市管、區管道路的劃分。由各區負責轄區內市政道路、快速路、立交橋、人行過街天橋、非經營性地下通道、高架橋的養護管理;由各區負責組織編制轄區內冷飲攤點、書報亭(攤)、自動售貨機、治安亭、看車亭、售票亭、信息亭等服務設施的設置規劃,經許可后,由各區負責組織招標、日常管理;由各區負責雨水斗清挖和人行天橋、非經營性地下通道的保潔工作,維護管理轄區內海堤、河壩、河道、明溝、暗渠(因雨污水管網的不可分割性,故不含雨污水管網系統);由各區負責轄區道路的綠化養護、保潔和垃圾容器及路內非經營性公共設施的維護。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改革將市區內公路的保潔與綠化養護交給了各區,規定城市建成區內公路的道路保潔及綠化養護管理由所在區負責;城市防汛防雪工作也由各區負責。
   在園林綠化管理方面,以濱海步行道為軸線,前海一線所有景點、公園、廣場、綠地、行道樹、游園、山頭、浴場、水面等,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全部移交所在區統一管理、運營;由各區來負責收取轄區內綠化補償費、樹木補償費、義務植樹以資代勞費等綠化專項費用;市區山林防火、病蟲害防治、鳥類保護工作也由所在區負責。
   在環境衛生及垃圾管理方面,由各區負責轄區內環境衛生保潔、公廁產權管理和維護,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收集清運的定點、收費及管理,垃圾轉運站產權管理及維護,河道、開放式海岸、灘涂保潔,轄區內鐵路兩側衛生保潔管理等工作。
   在戶外廣告管理方面,除了前海一線部分路段以及幾條市區主干道的戶外廣告仍由市城管辦負責外,其他區域內的戶外廣告設置則由各區來負責編制規劃,經許可后,由各區組織經營權拍賣及日常管理。
   在房產管理方面,改革了房產垂直管理模式。各區房產管理處及所轄房管所、修繕隊等單位劃歸各區政府管理。區管公有房產劃歸各區管理,其租金的征收管理由各區負責,市國土資源房管局不再統籌留取租金。
   在房屋拆遷管理、物業管理和住宅裝修管理方面,各區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受市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委托,負責發放轄區內拆遷項目的房屋拆遷許可證,發布拆遷通知和拆遷通告,監管拆遷補償資金,審核有權屬糾紛的房屋拆遷補償方案,舉行拆遷聽證,進行拆遷裁決,申請強制拆遷,查處違法拆遷行為等。各區物業辦則受市物業行政主管部門委托,負責轄區內物業公司的設立許可和日常管理。區物業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監督管理物業管理招投標、協議招標的審查以及業主委員會的備案工作;區房產行政管理部門負責轄區住宅、網點的室內外裝修許可及日常管理;區建管部門負責裝修建筑垃圾的管理。
   在違法建筑查處方面,由各區負責轄區內違法建筑拆除及拆除后的清運、硬化、綠化和美化工作。
   在住宅小區綜合驗收管理方面,新建住宅小區由所在區負責組織綜合驗收。
   在道路停車場管理方面,道路停車場雖然仍由市公安局統一管理,但是停車場設在哪里要聽區有關部門的意見。
   在廢品收購點、洗車點、修車點管理方面,由各區來負責轄區內這幾“點”的定點及日常管理。
   劉建軍說,還透露,隨著城市管理權限的逐漸下放,城管執法的相關權限也要相應地下放到區里。區政府這次真的成了城市管理的“主角”了。
   “打板子”能找準“屁股”了
   長期以來,我市的建設、管理多采用條條管理,責任大多落在市級各職能部門身上,而各區對所轄區域內的一些重大建設事項事前一無所知,事后難以管理。如果出了事,依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各區難逃責任。而市級職能部門因人手有限,城市管理上顯得力不從心。這種管理體系導致有利大家爭,出了問題相互推脫,令老百姓不滿意。
   而權限下放和管理重心下移后,責權明晰了,打板子也就能找準“屁股”了。劉建軍說,過去市領導到區里檢查,發現一條路上不整潔,就找到區里的領導。區領導說,這條路是市里的,不是我們的。市有關部門說,這條路在區里,應該由他們負責。職能交叉、權限不明,想“打板子”有時卻找不到挨打的“屁股”。這次改革,明晰了這種責、權、利,今后像類似這樣的問題,那肯定就是區里的事。
   據了解,目前,各區已開始陸續“接收”市級有關部門下放的上述權限,牽扯到人員和財務交接較少的一些權限大多已交接完畢,如道路保潔權等。而房屋拆遷等方面權限,因為需要成立新的管理機構和部門,正在交接中。還有一些正在審計中,但已明確由各區先接下來,審計后,再研究相關問題,總之,這些權限都會逐一落到區級管理部門手中。
   不但“讓馬跑”還要“讓馬吃飽”
   劉建軍說,隨著城市維護事權下放,相應的財權也下放了。據介紹,在權限下放的同時,市建委、市財政局還要會同有關部門和各區,根據“財權隨事權走”的原則,測算、核撥各區應相應增加的城市維護費。
   哪些費用跟事權走了?占路費、掘路費、雨水斗清挖經費劃入各區,冷飲攤點等服務設施的招標收入歸區里;建成區內公路道路保潔及綠化養護費用由市交委撥付給各區;移交到區里的景點、公園等相關經費同時劃撥;義務植樹以資代勞費、綠化補償費、樹木補償費等也交到區里了;戶外廣告拍賣收入市里拿三成,區里拿七成;區管公房租金由各區征收等。但是所有這些收入都要專款專用,仍然用于城市管理中。市級管理部門負責審查區級管理部門各項費用的收支和使用情況。
   市級管理當好“裁判員”和“監督員”
   劉建軍說,這種大規模的“放權”并不意味著市級部門從此無事可做。一些事關全市大局的管理權限還是需要市有關部門來負責,比如說占用、挖掘道路的審批,如果占路需要跨區那么就需要市級來審批;重大活動及旅游季節占路挖掘也需要市級來審批,這是為了服務全市大局;各區編制的服務設施和戶外廣告的規劃需要經過市有關部門的同意和批準,房屋管理、房產拆遷管理等方面政策性的意見還是要從市有關部門來出,這也是為了全市的政策統一性,城市管理的一致性。為了避免城市管理空白區的出現,這是合理合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改革后,市級管理部門不再像過去那樣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而是只當“裁判員”和“監督員”,“運動員”的角色全部讓區級有關部門來承擔。
   據了解,為了適應新的城市管理模式,我市還成立了由夏耕市長任主任、副市長羅永明等有關領導任副主任,有關市直單位負責人和各區區長為成員的市城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市建委。由市城管辦來負責制定城市管理總體目標、年度重點目標及管理規范與作業標準,對七區進行指導、監督、考核、評比、獎勵,對五市進行業務指導。這樣不僅有利于上下統一協調,而且考核和檢查時也不再“分兵作戰”,減少了區級管理部門的接待壓力。
   “放權”帶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
   過去有的保潔工人為了圖方便把垃圾掃到了雨水斗里和綠化帶里,因為雨水斗和綠化帶的清理與保潔與他們無關,而現在說什么他也不會這樣做,因為雨水斗和綠化帶保潔都是他一個人的事,他總不會給自己找麻煩吧?
   過去市里9個部門分別下來檢查,分管區長就要出來接待9次,而現在,由市城管辦一家組織檢查,接待任務也不會那么重了,既簡化了程序,又提高了效率。
   ……
   仿佛是一陣清風掠過水面,吹皺了一池春水。市政府把城市管理的大部分權限下放給了各區,為各區搭建起了城市管理的新“舞臺”,極大地調動了各區城市建設的積極性,激發了各區城市發展的活力。
   劉建軍告訴記者,雖然第一季度是交接期和磨合期,但各區普遍歡迎和重視,從一季度七區城市管理綜合考核來看,多種考核成績均比去年同期上升,這說明改革已初見成效。
   曾經從市建委到李滄區擔任分管城市管理副區長的劉建軍對改革帶來的好處體會非常深。他說,這次改革是觸動了舊體制的“筋骨”,解開了“癥結”,無論是縱向上,還是橫向上,整個城市管理理順了。他曾就此次改革向七區的領導和有關部門征詢過意見,得到的回答都是“舉雙手歡迎”。
   從事城市管理工作多年的市南區副區長盧偉建對此理解也非常深刻。他說,權限下放后,市、區級管理部門的責、權、利明晰了,這樣區里能夠根據權限來統籌安排城市管理工作了,曾經因職責不明、功能交叉產生的推諉、扯皮現象將不再出現,城市管理的水平和質量將會得到較大的提升。比如道路保潔和養護,過去市管路有一個標準,區管路又有一個標準,現在就一個標準,就是原來市管路的標準,這樣原來屬于區管道路的養護質量自然提高了。過去職能交叉出現的“三不管”現在也明確到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了,城市管理質量無疑會有一個較大的提升。
   但是盧偉建也認識到,這次城管權限下放雖然是市委、市政府對各區的信任,但也是給了各區一種壓力,因為權是與責相對等的,給了你管理的權限,你必須把相應的管理責任承擔起來,不然真的就得挨板子打。因此隨著城市管理職權的下移,各區也要及時地轉變政府職能,多研究如何用好這些從市級“接收”來的權限管好城市,創造出一流的人居環境和投資創業環境,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更廣闊的舞臺。
   而對于市級管理部門來說,城管權限的下放則意味著“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劉建軍說,市級管理部門在城市管理中大包大攬的做法在國內很多城市已開始被淘汰,市級管理部門更多的是研究如何更科學地來管理城市,而不是具體地去管理城市。一位市直部門負責人說,過去雖然管理權限多,難免顧此失彼,而現在放權后,手中的權限雖然變“少”了,但是可以從繁瑣的事務中解脫出來,更多地做好宏觀指導、調控、監督工作,而這才是市級管理部門的“正事”。
   下放對廣大市民來說更是一件大好事。周圍環境將會被維護得越來越好,辦理相關事情也更簡便了,可以說,此次下放直接受益的還是廣大市民。
   家住鞍山路的退休教師趙海波說,過去發現一些地方臟亂差,舉報時總是找不著“正主”接招,現在好了,管理權限分清了,再碰到這樣的事,就能找著責任單位了,他們再不能以“這事市里管”或“這事區里來負責”推諉了。從這個角度來講,市民對政府工作的監督也方便了。
   從事戶外廣告經營的趙云峰說,過去申請一個戶外廣告都在市里,要跑好幾個部門,現在變成聯審了,廣告設置規劃經許可下放到各區后,戶外廣告也可以到區里申請了,辦理時間自然也就快了。
   劉建軍說,這次城管權限下放是一項全新、探索性的工作,也可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新問題。因此,在權限逐一下放的同時,他們也正在抓緊制定各種相應的改革配套措施,也需要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以此來避免“一放就亂”的現象。而各區也正在做好人員培訓、組織和制度保障工作,為全面順利地交接做準備。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建立和完善與青島經濟發展要求相適應的城市管理體制是這座城市幾任管理者孜孜不倦的追求。而作為一個正在邁向現代化國際大城市行列的城市,加強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管理的現代化水平,則始終是市委、市政府工作中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我們期待,借助這次“神來之筆”,青島將變得更美麗與和諧。
   
正在進行的城管改革,將使這座城市變得更加美麗。傅學軍攝
   
■本報記者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