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三天,島城有車一族見面后的第一句話不再是“吃了嗎”,取而代之的是“交稅了嗎”“交養路費了嗎”。這些都緣于我市交通等部門于6日至8日在全市范圍內進行的清繳偷逃交通規費行動。根據規定,被查車主不僅要補齊欠費,還得繳納數額不菲的滯納金和1倍到3倍的罰款。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紛繁復雜的
各項費稅中,除了養路費還有部分車主知道外,其余的費稅諸如車輛購置稅、車船使用稅以及客貨運附加費和管理費等,許多人都是由于欠費被查到時才頭一次聽說。
而仔細追究起來偷逃養路費等費用的人還真不少:市交通部門第一天就扣了近千輛欠費車;僅有10%的新車在車管所掛牌大廳養路費征收管理處專設窗口繳納了養路費;去年我市新增的3.2萬輛機動車,大部分未及時繳稅……
為什么拖欠交通規費的車友越來越多,到底是他們離誠信越來越遠?還是像他們抱怨的那樣,交通規費的繳納存在著諸多不便?如何才能營造一個自覺繳納交通規費的和諧氛圍?本報記者進一步對此做出探訪。
欠費有多有少人人都有無奈“不知道”
沒人告訴我欠費
“我真的不知道要繳養路費,從頭到尾就沒人告訴過我。”昨日,寶來車主紀先生告訴記者,“我從在車行買車再到掛牌,一直到現在開了3個年頭了,從來沒有哪個部門或哪些人提醒過我要交養路費。要不是這次晚報登了這個消息,我還真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時候才能補繳,到那時得花一大筆冤枉錢了。”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像紀先生這樣因為“沒人告知”而“被動”欠費的車主并不在少數。
“繳費難”
服務窗口太少了
昨日,記者在敦化路26號的市汽車養路費征收處大廳內見到車主陳先生時,他正懊惱地看著一張公告生悶氣,“真是的,早知道我就在單位邊上繳費了。”原來,陳先生也是欠繳大戶,“年前好不容易抽空來一次,可排了兩小時隊也沒輪上”。
陳先生在大廳公告上看到,從前段時間起,工行青島分行的12處網點也可以代收養路費了,陳先生再仔細一瞧,原來自己公司旁邊的市南二支營業部就可以繳費。“嘿,這真是跑了趟冤枉路。像這樣的公告應該廣而告之,加大宣傳力度,這樣像我這樣的繳費者就不會白跑冤枉路了。”
據了解,因為“懼怕”在繳費窗口排長隊的“被動”欠費車主也不少。“狹窄”的服務窗口,讓不少車主望而卻步。
“不公平”
算細賬我們真虧“我就是不想繳養路費,我覺得要是每月交110元我就虧了。”捷達車主張先生“強硬”地表示。“我的車每天只在香港路上走兩趟,一趟上班一趟下班,路程特別短。而成天在街上轉悠拉客的出租車一天的路程是我的十幾甚至幾十倍,可是我們都按每月110元計算,你說我是不是挺吃虧?”
張先生表示,“我歡迎費改稅,應該把費攤在油里,公平合理讓人心服口服。”
此外,精打細算的張先生還提出,“因為收費點少,所以月月繳費特累人,可一下交上一年的,咱的利息又賠了。”
其實,我們不想欠費我們只想明白點、方便點、公正點
面對著這么多的欠費大戶,養路費征收部門說“虧”。一些“被動”欠費車主在路上被查處,也直說“虧”。這種“雙虧”的局面難道就真的難以改變?
我市私家車隊伍正在不斷擴大,養路費的主要征收對象已經悄悄從“單位”變成了“個人”,征費窗口的機制和服務還都是“老面孔”,如何讓車主們“心甘情愿”費盡周折繳上這些自己都說不太清楚的各種稅費?
我不想排長隊
請方便我
昨日,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以我市市內三區為例,養路費代繳點除了傳統的敦化路收費處一處外,又增設了工行的12處網點。“這些也不夠。”不少車主對此表示。目前市內三區機動車保有量在十幾萬輛左右,這么多車主都要集中在13處辦理,顯然仍有些擁擠。
一些車主還表示,如今網上銀行繳費、電話銀行繳費等不少先進的支付手段,都能給征繳費雙方帶來極大方便。為什么不能學學公用事業、通訊行業,為車主提供更多的繳費方式?
如果我欠費了
請告訴我
在廣電局工作的吳女士說,“我平時是守法的好公民,由于不知道要繳各種養車費,于是在不知不覺中就成了欠費的‘違法戶’了。我個人會盡快補繳上相關費用,但也應該對有關部門進行質疑,現在媒體這么發達,為什么沒有通過多種途徑更廣泛地告知公民?”
罰款我不拒絕
請合理些
“對于欠繳交通規費者,執行起來能不能更人性化一些?”在外貿公司上班的姜先生提議。“我一貫都積極繳納各種行車費用,但由于經常出差,有時難免會繳納得不及時,如果這樣也一被查著就加罰1%的滯納金,再加上1到3倍的罰款,這樣就太打擊我的積極性了。”
外國外地做法
埃及:養路費等稅費都包含在油錢中。
英國:正考慮利用衛星定位系統來記錄車輛行駛的里程以及所經過的道路,然后據此收費。并擬以此替代燃油稅、養路費。
煙臺:開通手機短信查詢養路費業務,在征收大廳安裝POS機,實現銀聯卡繳費。
錦州:交通征稽部門專設“征稽政策宣傳月”,使征、繳雙方樹立依法征費、文明征費、誠信納費的意識。
海鹽:每月下旬通過發手機短信、郵寄催繳通知單等辦法提醒車主及時繳費。
長沙:開展“溫柔一貼”活動,對停靠在酒店、商場、停車場、車站、碼頭等車輛匯集地的長期拖欠偷逃漏繳交通規費的車輛,在車窗上貼上《欠費催繳通知》,對車主進行溫馨提醒。
“雙贏”并不難
編完這組稿件,我們發現,公路管理部門查處欠費車是合法的,但不少車主“欠費”也是有情可原的,百姓的建議也合情合理。國家有關部門早就在為“費改稅”進行各項準備,養路費收費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情況將得到改善。而目前,有關部門如果在征收環節上將服務做得再好些,也許上路檢查聽到的“怨言”可能就會更少些。方便車主,就是方便征收者自己———這就是在養路費征繳方面的“雙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