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端午節只有3天時間了,省城各大超市、食品專賣店、糕餅屋的粽子促銷也進入了白熱化。記者采訪發現,雖然《國家粽子行業標準》已經開始實施,但市場上仍然難覓“標準”粽子的“身影”。
粽子大戰如火如荼
昨天,記者走訪了省城一些大型超市和
食品店發現,唱“主角”的粽子占據了商場的顯眼位置,許多糕點企業和速凍食品生產廠家也紛紛推出自己的粽子產品。許多品牌都打出了特價招徠消費者,一些標注原價10元左右的粽子已經賣到了5元以下。
據了解,今年粽子種類特別多,品種也格外豐富。一家商場導購人員甚至宣稱:凡是月餅、湯圓有的餡基本在粽子里也能吃到。
“標準粽子”市場難覓
與粽子遍地都是的情形相比,雖然中國商業聯合會已于近日公布了我國首個粽子行業標準,但市場上品種眾多的粽子中卻鮮見貼有“SB/T10377”標準標簽的。
記者采訪中發現,五芳齋、三珍齋、思念等各個品牌粽子仍然是今年粽子市場的主打品牌,但在這些粽子的外包裝上都沒有“SB/T10377”的標簽。一些本地粽子和路邊小攤上的粽子甚至是沒有生產廠家、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三無”產品,更不用說行業標準標簽了。
歷下區一超市負責人認為,由于該行業標準5月份才出臺,許多生產廠家措手不及,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粽子大部分都是按舊標準生產的。省城一家粽子企業銷售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為了備戰今年的端午節市場,很多粽子廠家都提早在進行生產、銷售,根本沒有時間調整,因此消費者很難吃上新標準的粽子。
消費者應自定標準
據悉,《國家粽子行業標準》對粽子作了明確的定義:以糯米或其他谷類食物為主要原料,中間裹以(或不裹)豆類、果仁、菌類、肉禽類、蜜餞、水產品等餡料,用粽葉包扎成形,經水煮而成的制品。
此外,該標準還規定沒有包裝的粽子產品不得銷售,同時嚴禁拆包零賣;速凍粽子的冷藏溫度必須在-18℃以下。但記者采訪中看到,散裝的速凍粽子比比皆是,大部分銷售人員根本不知道新出臺的粽子行業標準,很難保證粽子產品能夠按標準保存。
濟南市食品協會有關負責人認為,粽子行業標準的出臺對傳統食品行業會起到規范作用,特別是對目前市面上“有名無實”的劣質粽子能起到遏制作用,而且是保障消費者利益的有效手段。但由于這個標準是行業推薦標準,而不是國家強制性執行的標準,因此市場可能需要一定的適應時間。
濟南市衛生部門提醒,市民在購買粽子時應有自己的標準:要仔細查看食品標簽上的廠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等要素,并盡量到大超市購買。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