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夏耕網上回答問題。李學亮攝 |
市民月活動中每一條意見
建議的落實,就會帶來一種變化。
2004年市民月組委會辦公室做了一個統計,11297條意見建議中,除去重復或評論的,最后剩下五千余條有效意見建議。這些意見建議,來自普通市民的約占40%左右,其中包括可以馬上操作實施的、建議事關長遠發展和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通過一系列工作加以落實的等三類。還有一部分,建議本身難以操作,但它有助于拓展政府部門的工作思路,值得借鑒。前兩屆市民月中,市委、市政府領導批示、圈閱均近五百件,大量有價值的意見建議轉交到六十多個市直有關部門和單位辦理。
在過去兩屆市民月中,大量的意見建議在不同程度上改變了青島。上至北部大開發、建設帆船之都等事關青島大發展的建議,下至平改坡、一戶一表改造等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都在接下來的政府決策中得到回應……
在2005年市民月活動開展之前,記者走訪政府機關、有關部門、部分社區、走街串巷,尋找兩屆市民月留給這座城市的印記———
邊走邊看城市在變
不是所有的變化都能一目了然,但總有些眼見為實的變化令人欣喜。目前,青島因為迎接創城、迎接奧運、建設世界知名城市而日新月異地變化著。其中,市民月中老百姓對城市建設與管理、縮小南北差距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已經融入政府決策之中。在城市的發展和變化過程中,市民月起到的促進、推動作用不可小覷。記者走街串巷,看到了、聽到了、感受到了政府吸納群眾智慧后所產生的實效。
小路不再難走
退休教師張文廣已在李滄區夏莊路附近住了近10個年頭,今年老人的心情特別好,因為他樓下走了那么多年坑坑洼洼的小路已經鋪上彩色路磚。
今年,張老師所住的李滄區已經完成了對夏莊路、永昌路、浮山路、九水路附近的13條小巷的改造。李滄區計劃投資近1億元,對區內392條背街小巷進行硬化、綠化、亮化和排水系統改造。這項工作將在2007年全部完工。
老百姓常常抱怨:臨街大路總是修得漂漂亮亮,背街小路卻沒人過問。翻閱過去兩屆市民月二萬多條意見建議中,不乏這樣的有情緒的文字。
“我還準備聽一些刺耳的意見。群眾有幾句牢騷話不算什么,有些發泄出來更有利于理順情緒。”2003年市民月,杜世成曾經這樣說。市領導是以這樣的心態傾聽老百姓的聲音,而且認真對待百姓的建議,對老百姓來說無疑是最好的慰藉。
城里的大樹多了
前兩屆市民月,不少市民提出:這些年,城里綠化重視草坪,但忽視了植樹,夏天來了,在街上都找不到蔽陰納涼的地方。
現在,情況發生了不小的變化。驅車走過東西快速路,司機們突然發現,橋下樹多了,有些小街路口,巴掌大的地方過去是小商販的攤點和他們的叫賣聲,現在卻種了高高低低的大小樹木。有了樹,原來喧鬧的角落突然有了景致,讓緊張的都市生活有了喘息的空間。
記者從市林業局(城市園林局)了解到,這兩年,城市綠化速度加快了。因為市民對城市環境的要求提高了,城市綠化的思路也在改變。近年市區植樹將一改往年樹種單一、景觀單調、一味植“綠”的局面,開始有計劃地增加銀杏、黃櫨、五角楓等彩葉、彩枝樹種的栽植量,營造多層次、多色彩的都市綠化新景觀,使島城街景無論春夏秋冬都是五彩斑斕。
路邊垃圾收集點少了
阜新路的居民宋成欣在去年市民月上提意見:走在大街上,常常能遇到了那種垃圾集中清運點。清運工說,每天定點清運,一般是在晚上。可是人們下班時間走在回家路上,那些清運點的垃圾已經堆得老高,使人不快。
今天,記者再次來到宋女士住的四方區,在街面上已經看不到宋女士所說的現象了。據了解,四方區建管局取消了撫順路與鞍山一路交界處、人民路轉盤等17處馬路垃圾收集點;在鞍山二路橋下、海琴廣場和四流南路國棉四廠對面3處設置了地上垃圾壓縮站;投入資金80余萬元,在全區物業小區投放生活垃圾桶4000個,逐步消除袋裝垃圾落地問題。
垃圾處理,最見城市管理水平。按常理來說,垃圾定點堆集、定點清運,沒有什么不規范的。但市民卻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民月告訴人們:讓群眾滿意的過程,正是執政者執政能力提高的過程。
街道亮起來了
去年市民月,興隆路隆興社區的曲學宣提出了“讓四方亮起來”的建議。今天,全區89條道路的路燈安裝工作已經全部結束。
“這里的路燈,當然比不上海邊的漂亮,但實用啊。”四方區居民徐先生說,過去夏天,我住的居民區里晚上出來活動的人不多,到處黑漆漆的,路也不平。今年夏天,我們小區里晚上人明顯多了。從去年開始,先是看見有工人來裝電燈,后來又來施工隊挖路,鋪地磚,這種變化挺好。現在房價這么高,對于一時買不起新房子的人來說,把現在的生活環境搞好,盡可能地讓老百姓過得舒服一點,這反映了政府務實的態度。
……
走馬觀花,我們看不到全部,但我們浮光掠影所看到的這些,讓我們回想到2003年6月,市委辦公廳關于開展市民月活動的最初意見中所明確提出的———舉辦市民月活動的最終目標就是,“讓老百姓得實惠”。
市民月熱點問題追蹤
●關于縮小南北差距:
縮小南北差距已經成為2005年市政府工作重點之一。目前,通過規劃指導、政策扶持,市區北部基礎設施建設正在進行當中。其中,有實施杭州路、大沙路、開封路、四流北路、四流中路等超期服役道路的綜合整治;全線改造山東路;完成遼陽路綜合整治工程;加快濱海公路、青銀高速公路二期、濟青高速南線、流亭機場二期擴建等重點項目建設。
●關于經濟適用房建設:
當前在建的18個經濟適用房建設項目有望在年底前竣工。計劃開建的32個經濟適用房項目不久前陸續開工建設。經濟適用房建設項目在土地供應、規劃、建設、銷售、管理等環節正嚴格按照有關政策執行。
●關于擴大集中供熱面積:
今年市區計劃新增供熱面積160萬平方米,比去年多出了35萬平方米,其中老城區將新增供熱面積50萬平方米。新增供熱的主要范圍包括:市南區主要供熱區域為東海路以北、海口路以南、臺南路以東、麥島路以西,香港路兩側、麥島路以東,海安路以西,福州路以西、紹興路以東、延吉路以南、寧夏路以北,福州路以東、寧夏路以北、安慶路以南,江西路以北、寧夏路以南、漳州路以西;以及山東路以東、燕兒島路以西東部部分新、老小區。市北區新增的供熱區域主要是福州路以西、南京路以東、遼陽路以南、延吉路以北,延吉路以南、寧夏路以北、紹興路以西、南京路以東(老城區),金湖路以西、徐州路以東、如東路以北、寧夏路以南。四方區新增供熱區域為膠州灣以東、308國道以西、李村河以南、瑞昌路以北等部分新、老小區。李滄區新增供熱區域為308國道以西、李村河、張村河交叉區域等部分新建小區;膠州灣以東、重慶路以西、營子河以南、李村河以北等部分新、老小區;重慶路以東、308國道以西、虎山以南、李村河以北等部分新、老小區。
●關于“一戶一表”改造:
2005年底前將完成“一戶一表”改造6萬戶左右。海潤自來水集團已成立了專門工作隊伍,對改造工程進行全過程控制。
我見證了市民月
于清教(市民):市民工程市民應該參與,兩年前我在網上發的帖子,當時有關部門相當重視,我被邀請參與了海濱步行道等工程的驗收活動。兩年后再看青島的情況,我的感覺是,這個建議在當時的轟動效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對青島后來城建工作產生的影響。比如說現在一些大工程比過去聽證多了、招標透明度相對高了。后來建委還推出了八項制度,而這些制度在這兩年中起到了一定的制約作用。市民月活動開展之后,我不斷地關注政府工作,向我所在的開發區管委提建議意見,每次回復都比較快,而且也很快能看到有關部門的一些行動。比如我向區政府提出江山路兩邊樓太舊,影響城市形象,開發區城建部門馬上表示接受我的建議,現在江山路已經大變樣了。經歷了兩屆市民月后,政府有關部門對百姓意見更重視了,反應更靈敏了。市民月改變了我,因為在市民月中受到鼓勵,這兩年我對城市的責任感更強了。
程國有(市委黨校教授):在過去兩屆市民月中,我一共提了25條建議意見。關于青島房地產如何良性發展的建議,市國土資源局一位分管領導還登門與我進行了交流。另一條關于青島如何發展會展經濟的建議,市委政策研究室的一位負責同志來到我的辦公室進行了深入探討,他們不僅向我介紹了青島市在房地產、會展經濟方面的發展現狀,也就我的觀點,談了他們各人的意見。我個人認為,青島市政府在民主決策、科學決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變化。看看這兩年青島市政府在一些重大問題的決策時,比如跨海修橋、經濟適用房建設等方面都交給市民討論,而且老百姓的利益在最終決策中有所體現。
市民月,各區都有一本賬
2005年市民月前夕,記者走訪了部分區政府,每個區級機關都有一本賬:市民月市民提了多少建議意見,落實了多少;有多少無法落實,原因何在;責任單位及落實時限等等。
2004年市民月活動期間,市北區共收到市民月組委會辦公室轉來的青島新聞網上的市民建議、夏耕市長網上對話期間市民所提建議、機關干部所提建議和民主黨派、知識分子等所提的涉及市北區的有關建議共100余條。此外,在市民月活動期間,“民情室”收到居民建議5l條,辦理48條,“書記區長信箱”收到居民來信48件,辦理45件,“百名政協委員進社區”收集社情民意120條,屬于區職能解決范圍內的33條,辦理30條。
落實成效比較明顯的建議意見有:針對老百姓提出道路常年破損、老化、坑洼和裸露問題,對濱縣路等20余條主次干道進行返建;針對臺東商貿區停車難問題,增設100余個停車泊位,開工建設人和路立體停車場;針對居民提出缺少室外活動場所的問題,已安裝全民健身路徑40余條,在居民社區新安裝健身器材50余處;根據群眾建議,區政府已將啤酒街和文化街建設列為今年政府實事,現正在建設中。
總之,在去年與市北區相關的所有建議意見當中,80%的建議已經辦理完畢或正在辦理。
在四方區,市民月建議意見在促進老街小街改造、老居民區改造建設等方面成效明顯;在李滄區,市民月建議意見在促進李村河綜合整治、全區綠化、外來人口管理等方面成效明顯;在嶗山區、市南區、開發區,通過市民月建議的辦理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變化。
相關鏈接
過去兩屆市民月獲一、二等獎的部分“金點子”回顧
2003年
一等獎
21世紀青島海洋產業的發展劉洪濱
“民心工程”:讓市民代表參與驗收如何?于清教
關于青島市實施北部大開發戰略的政策建議程國有
關于建設膠州灣底部新經濟區的建議王建輝
建立重大決策前征求專家意見的制度楊鵬鳴
優化結構調整,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管建民周巖
二等獎
建議大力培育地方股權交易市場,加快中小企業開放發展
郝志勇
加快開發城市北部的幾點建議馮雷
關于青島市前海旅游規劃建設方面的建議丁劍玲
加快推進青島污水處理產業化進程崔國棟
抓住幾個關鍵,發展青島港口經濟徐海濱
建議青島市建帆船之都張國真
建議改革學校家長會開法薛天武
建議在奧帆主賽場建立“奧帆紀念墻”楊來青
培育金融“一條街”促進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尉黎勇
關于選送后備干部到南方先進地市掛職學習的建議侯方杰
優化口岸軟環境,促進港口經濟發展蔡文靜
關于邀請市民及在青人士旁聽市政府有關會議的建議
李強
2004年
一等獎
用歷史品牌鑄造精品的中山路的建議王桂云
關于加速“紅頂工程”建設的建議邵明泉
關于加快軟件產業發展的建議秦鴻才
關于加快建設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建議劉凱孫仕強
關于全力打造青島特色城市整體品牌的建議楊永春
二等獎
關于建設“平安青島”的建議楊軍
關于進行一戶一表改造的建議牟珊蒲
建議建立一條特色小吃街張健
關于開發建設世界一流的青島國際會議中心,力爭世界級的
峰會和論壇在青落戶的建議周占武賀剛
舉辦“鄰居節”促進人與人和諧相處的建議孫睿涵
做一張魅力青島的城市精神名片的建議張真
對青島市兒童公園環境改造的建議王燕玲
搞好青島CBD建設的幾點建議祝在時
新一輪青島城市總體規劃要把好“戰略研究”與“地方立法”兩
個關口展旭杰
建立城市管理長效機制的對策建議滕旭東
關于大力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建議朱亞軍
加快啟動消費需求的政策建議劉岐濤
本報記者張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