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危受命 由于日本老齡化問題以及從業人數萎縮,許多企業不得不重新思考“女性力量”在發展中的作用。
最近,兩位女性走馬上任公司老總的消息讓不少日本女職員感到歡欣鼓舞。寶馬東京公司前總裁、現年58歲的林戶文子成為連鎖超市大榮公司的新
掌門,擔任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原電視新聞主播野中知世即將統領三洋電機公司,成為第一位接掌日本大型電子企業的女性。 不過,兩人都是臨危受命,所以不少人也為她們捏一把汗,擔心她們成為“替罪羔羊”。
另外,一些大公司從自身發展的需要出發,下決心提拔有能力的女職員擔任部門經理等重要職務。日產自動車公司今年2月表示,將把女性高管比率由目前的1.6%提高到2008年的5%;電子制造商夏普公司也宣布制定了類似計劃。
“女性力量”
迄今,成功的“女強人”在日本仍寥寥無幾,女性的角色仍然以在公司打雜和瑣碎的家務勞動為主,很少有機會參與公司決策。
“提拔女性是很好的經營之道,企業必須認真對待這個問題,”一家冷凍食品公司總裁大川原愛子說。她認為如果公司面臨人才短缺,必須有所準備,防患未然,增加女性職員數量,并培訓她們以勝任管理職務。大川原已經在以男性為主導的經濟領域奮戰了近40年。
“玻璃天花板”
現在,日本社會開始普遍認識到,對女性才能的忽視將阻礙經濟增長和企業繁榮。
“考慮到公司所面臨的激烈競爭,如果不充分利用女職員的聰明才智,將是一個致命的判斷失誤,或是一個國家級的損失,”日本一家經濟日報在最近發表的一篇評論中寫道。
不過,雖然前景開始好轉,但女性在日本社會的崛起將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目前,日本企業中女性高級管理人員匱乏,只占總人數的2.8%。許多女性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企業越大,“性別歧視”的阻力就越大,越難以沖破。
“‘性別歧視’問題被擺到了桌面上,這是一個進步,”日產自動車公司拓展部總經理良丸幸子苦笑,“過去的20年至少還改變了日本紳士們的觀念。”若含(新華社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