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學校管理賦予精細化管理精確的概念:緊緊圍繞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以精心的態度,精心的過程,落實細節管理,實現管理效益最大化的一種管理思想,是建立在規范管理基礎上,對規范管理的科學提升。 精細不是婆婆媽媽
日前,市北區教體局正
式出臺《關于學校實施精細化管理的工作意見》,涵蓋目標管理、過程管理、評估管理等基本內容,主要包括校園文化管理、學生管理、教師管理、教學管理、信息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七方面。此舉旨在通過實施精細化管理,深入踐行以人為本的理念,關注每一個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發展,精心做好教育管理的每一個細節,促進學校內涵發展,最大限度地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效益,為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實現最優發展營造健康、和諧的大環境。 市北區教體局局長徐雪興說,精細化管理不是婆婆媽媽,不是撿芝麻漏西瓜,正如托爾斯泰說的:使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精細化管理必須建立在高屋建瓴而又切合實際的辦學理念之上,它崇尚把每件瑣碎單調的事做好,遵守環環相扣、疏而不漏的制度章程;它崇尚理智要多于三分鐘熱度,思考要多于機械服從,科學要高于個人權威;它崇尚用堅實而漫長的步子按照標準化走向高端、頂端。
制度不是一人操心
為此,市北區教體局在精細化管理方面的改革首先從制度完善方面入手。
一方面,市北區教體局建立科學的精細化管理機制。市北區要求各類學校為實現高效能管理的精細化做好三方面工作。一要抓好制度的建立,突出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保障每項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要抓好機制的運行,科學地落實管理責任,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變一人操心為大家操心,這就要求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把管理責任與目標進行分解,落實到處室、直至各個崗位,真正做到誰的崗位誰負責。同時,要通過有效的監督、評估和獎勵,形成人心思齊、人心思干、人心思上的局面。三是完善機制的動態管理,堅持始終如一的貫徹,堅持長效管理。
為此,市北區教體局制定了精細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學校要成立精細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精細化管理工作計劃;要把精細化作為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目標和標準;要把制度建設的精細化推向深入,使學校管理制度體系日趨規范、精細,做到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把精細化管理納入學校評估體系,細化評價內容和標準;要以激勵機制促進精細化發展,提高精細化管理的質量,實現學校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
方式不是一成不變
管理的方法策略不是一成不變的,好的精細化管理方式方法應據不同的人和事、不同的時間和環境、不同的目標和任務來精打細算,精挑細選。市北區教體局強調精細化管理的幾個著力點,即要始終強調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是人,要強調最大限度地縮短管理層與教師、學生以及家長的距離,要強調管理信息化的高效性、開放性和動態性,要強調管理方法的獨具匠心,要強調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以及管理風格的特色化。
經過反復論證,市北區教體局將精細化管理的方式方法歸為三個方面。一要切實做到“左手戰略,右手細節”,實施精細化管理要找準方向,不斷調整戰略戰術,才能強有力地執行好精細化管理。二要真正落實“成也細節,敗也細節”,要善于做一些具體的事、瑣碎的事、單調的事,這些細枝末節的事可能一時見不到成效;可一旦哪個環節疏忽了,就可能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三要真正做到“簡單的招式練到極致就是絕招”。所謂的絕招,都是在精耕細作里錘煉出來的,需要一股子韌勁拼勁,需要持有一顆平常心,穩扎穩打,把點點滴滴的工作精致、精細、精心地做好。
精細化管理離不開人,因此市北區教體局著力加強管理隊伍建設,從觀念、能力、團隊執行力等諸多方面下大氣力。一是突出群體管理觀念,包括群體精神、群體意識和群體作風,提高群體戰斗力,要求學校下大力氣通過提倡、培植、宣傳,形成學校的群體精神和群體意識,創造良好的輿論和氛圍,正面影響和規范師生的思想行為,使人人都參與到精細化管理的細節中來,人人有職責,人人爭負責。二是創設一種寬松愉悅仁愛的工作氛圍,使管理者變“要我做”為“我要做”,尊重每一個教師完善人格、完善知識能力的要求。要包容各種各樣的人,包括意見不同的人、有缺點的人、犯了錯誤的人。要最大限度地團結人,激勵人,使人盡其能,力爭以精細工作創精品業績。三是提高執行精細化管理的能力,培養完美極致的工作態度和作風,打造精工細作的本領,做到“唱功”“做功”樣樣通,樣樣都要行。
把握時代的睿智,海納百川的氣度,大處著眼,小處入手,時時處處出精品的意識,正在引領市北教育開辟出一片新的空間。本報記者劉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