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個月全市工業效益實現兩成以上快速增長,但仍有三個影響效益持續提高的現象不容忽視 本報訊記者從市統計局了解到,盡管今年前5個月青島工業經濟效益在總體上實現了兩成以上的快速增長,但不容忽視的是,在工業領域中仍然有三個影響全市經濟效益持續提高的現象冒了出來
,有關方面和企業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以確保今年全市工業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市統計局提供的有關資料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0.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2.9%。全市工業經濟效益總體上保持了快速上升的發展勢頭,前5個月,全市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223.07,比去年同期提高27.95個百分點。但在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一些影響工業經濟效益持續提高的現象也冒了出來,值得有關方面高度重視。
據了解,影響全市經濟效益持續提高的現象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部分虧損企業虧損額增高,減弱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據統計,1-5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高達28.8%。截至5月末,全市規模以上虧損工業企業虧損額9.3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5.0%,比今年4月末新增虧損額2.08億元。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虧損企業虧損額達3.55億元,新增虧損6800多萬元。
“兩項資金”呈上升態勢,影響了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5月末,全市工業“兩項資金”占用總額達到492.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0.6%,比4月末增加13.8億元。據分析,“兩項資金”的增加主要由應收賬款凈額的增加所致。其中應收賬款凈額323.8億元,比4月末增加11.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1.4%;產成品資金168.8億元,比4月末增加2.7億元,同比增長19.1%。
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幅度居高不下,削弱了企業的盈利能力。由于企業部分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上漲幅度高于工業品出廠價格,5月份,我市主要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為108.42%,漲幅明顯高于101.28%的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壓縮了企業的贏利空間。(本報記者劉芳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