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青島開發區首批深?癸L浪網箱在薛家島南海海域下水,標志著開發區海水養殖業正式開始了由內灣淺海向外部深水的戰略轉移。 發展深海養殖業、向南海進軍,是青島開發區在傳統漁業養殖面積縮小、近海養殖效益逐年下降的情況下加快漁業
發展的新舉措。按照青島開發區《關于加快深水網箱漁業發展的意見》,從今年開始,青島開發區采用“公司加農戶”的經營策略啟動深海網箱養魚項目,由區內幾家有實力的公司率先投入運作,政府提供優惠政策和適當財政補貼,由大公司引路帶動,調動漁民積極參與,到2008年達到產業化規模,使其成為青島開發區漁業生產的主導產業,實現海水養殖業由“內灣淺!毕颉巴獠可钏钡膽鹇赞D移、達到漁業增產、漁民增收的目標。 青島開發區政府除為深水網箱養殖提供適當的經濟補貼外,還將扶持發展餌料加工以及育魚等上游產業以及養殖業的深加工產業,拉長深水網箱養魚的產業鏈,使深海網箱養殖業成為拓展青島開發區漁業發展新空間、“失!、“失業”漁民轉產增收的新起點。 首批下海的6個深海抗風浪網箱周長40米,在海水中深8米,可承載2千立方米的有效水體,據稱可抗12級以上的風浪,其養殖數量也比一般的近海網箱增加了近百倍,一般一個網箱可以養兩萬余尾魚,年利潤可達30萬元。據了解,今年青島開發區將發展深水抗風浪網箱養魚200箱,年內達到養殖各種魚類400萬尾的規模,并將逐步建成位居全省前列的深水網箱養魚基地。(肖辛同玉光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