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購置豪宅的中國富豪們越來越多了。張寶全在北京郊區造了一所幾百畝的私人豪宅;位于廣州東郊一頗為大氣的私家花園,占地面積近萬平方米;中國南方鄉間的一位超級富豪,竟然想按照一比一的比例仿照故宮建造自己的住宅。“在中國,購置豪宅已成為炫耀的外在表達方式”(見7月12日《重慶晨報》)
。 數百畝土地至少是數萬平方米,這樣的豪宅,當然是其炫耀的資本。富豪購買豪宅用于炫耀,可以理解。富貴而不炫耀,“如錦衣夜行,誰知之者”?因此,富豪以財富炫人,求得心理的滿足,是他們的權利,人們不必有什么不平。 但現在的問題是,這種炫耀必然伴隨著巨大的浪費,尤其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多地少,人地矛盾極為突出的國度,在不少人無立錐之地的狀況下,富豪占據成千上萬平方米土地建豪宅,是對稀缺的土地資源的極大浪費,會造成嚴重的社會不公,對此決不能聽之任之。 土地資源屬于國家。由于土地資源是稀缺的,每個人有權擁有的住宅用地也是要受到嚴格限制的。一個人不能因為他有錢,就可以多買多占土地。對于土地這種稀缺資源,目前的市場價格并不能真正體現它的稀缺程度,富豪付出的土地價格并不是真實的土地價格。 從另一角度看,在土地面積極為有限的情況下,一個人多占了,留給別人的就少了,等于是他占用了別人的份額。他大量買地建豪宅,必然造成土地稀缺程度加劇,使土地價格上升進而抬高房價,最終是最為普通的百姓買單。 因此,對于大量建設豪宅浪費土地資源,政府不能無所作為。應該針對豪宅占地面積的大小,以土地和稅收政策,通過提高土地價格和稅收來壓抑需求,進而打壓豪宅熱情。梁發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