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焦揚透露,上海檢驗檢疫部門正采取5個方面的措施,降低臺灣水果的倉儲、保鮮和途損成本,更加利于臺灣水果進入大陸市場。
這五方面的措施包括:
確定今后入境的臺灣水果統一由靠近上海市最大進口水果批發市場的閔行檢驗檢疫局龍吳辦事處集中
檢驗檢疫,
方便其就近進入銷售環節。
為臺灣水果入境開設了更加方便快捷的“綠色通道”,做到“五快”:快速審批、快速報檢、快速檢疫、快速檢驗、快速放行。檢驗檢疫放行的時間由以往的平均1-2天縮短到30分鐘,大大縮短了水果上市所需時間。
對臺灣水果做到隨到隨檢,全天候實施查驗,不耽誤水果的最佳交易、配送時間,確保其品質及新鮮度。同時為保證檢驗檢疫質量,在現場查驗時按照手冊的規定進行查驗,在沒有發現疫情的情況下,做到當天查驗、當天放行。
加強閔行局龍吳辦事處的軟硬件配備和人員培訓,在查驗現場設立鑒定室和樣品室,對負責進境水果檢驗檢疫的工作人員下發臺灣水果生產、貿易和動植物疫情的有關資料,并進行集中培訓。
對7月18日-20日舉行的“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展覽暨臺灣農產品展銷會”參展水果,繼續給予“綠色通道”便利待遇。同時依法派出由4名檢驗檢疫官員組成的現場監管小組,對展會實施全程監管。
據統計,2004年從上海口岸入境的臺灣水果有153批367.6噸,價值24.7萬美元。上海正成為臺灣農產品主要集散地之一。
上海之所以能成為集散地,一是因為上海有口岸優勢,運輸方便。二是具有交通優勢,上海與長三角各省市城市之間有非常便捷快速的交通干道。三是上海有市場優勢,市場銷售量大,每天上海的水果銷售量是3500噸,市場的需求非常大。同時上海正在積極籌建農產品國際采購交易中心,這些都對農產品的物流和集散起了重要作用。(記者
孟錄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