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萊西市從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入手,通過建立“四項機制”,推動節約型社會建設,目前在全市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抓宣傳,建立全民聯動機制。萊西市把宣傳教育作為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首要之舉來抓,通過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宣傳力度,努力使“節約光榮、浪
費可恥”的觀念深入人心。工作中主要采取“三線四面結合,多頭推進,全面開花”的措施。三線四面結合,三線:一是市級宣傳線、鎮級宣傳線和村級宣傳線。四面包括:機關宣傳面。機關工委牽頭,教育引導廣大機關工作人員從自身做起,從細節做起,自覺做到節水、節電、節油、節約辦公用品;二是學校宣傳面。教體局牽頭,堅持節約教育從娃娃抓起;三是社區宣傳面。共青團、民政局牽頭,組織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區廣泛開展創建節約型家庭、節約型樓院宣傳;四是企業宣傳面。總工會、企業局牽頭,動員廣大企業職工積極開展創新增效活動。三點四面相結合的工作措施,形成了“覆蓋無盲區”的宣傳網絡,在全市上下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全民動員,全民參與,廣大群眾積極投身到建設節約型社會活動中。 二是抓制度,建立長效管理機制。一是建立建設節約型社會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由市政府分管領導召集,市四大班子辦公室和有關部門參加,一個季度召開一次會議,研究制定資源節約目標,通報各單位資源節約情況。二是制定出臺一系列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規章制度。結合當前形勢,尤其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薄弱環節,制定出臺了相關的規章制度。三是各級各單位根據各自實際制定管理制度。全市各級各單位在全面調查本單位資源消耗現狀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節約目標和工作措施,全面準確地統計辦公用品和水、電、燃油等資源消耗數據,建立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堅決杜絕跑、冒、滴、漏等浪費現象發生。
三是抓創新,建立科技推動機制。企業是建立節約型社會、節約型經濟的主體。萊西市引導企業加快推進技術創新,突破節約資源的技術瓶頸,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生態經濟、綠色經濟。青島東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前幾年磷銨裝置年生產10萬噸磷石膏,堆存在廠內,占用了大面積土地,不斷污染廠區周圍環境,公司組織技術人員科技攻關,上馬了“利用磷石膏制4萬噸硫酸聯產6萬噸水泥”工程,不但可年消耗10萬噸磷石膏,而且年可創效益1000萬元。青島萬福集團公司按照“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在畜牧養殖、蔬菜種植、農產品加工生產系統中建立了“豬-沼-肥-菜”循環經濟模式,投資480萬元建設了以厭氧發酵為核心的豬糞便污水綜合處理設施,對養殖場產生的高濃度有機廢水經發酵處理產生沼氣,用做燃料;沼液直接用于蔬菜基地;沼渣加工為蔬菜基地使用的有機肥料。同時還投資300萬元建設了3萬噸的生物-有機-無機復肥生物有機肥料廠,將豬、雞糞便加工成有機肥料,用于企業蔬菜基地并銷往周邊縣市,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在抓好企業技術創新的同時,萊西市還注重新引進高新技術企業和環保型企業,今年引進的總投資1億元的青島新天地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有限公司目前已開工建設。該項目建成投產后,萊西市循環經濟發展將實現新的更大突破。
四是抓督查,建立激勵約束機制。為激勵全市各級積極建設節約型社會,萊西市要求各單位認真組織開展爭創節約型機關、節約型企業、節約型學校及節約型科室等活動,對在活動中涌現出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年終由市委、市政府統一進行表彰。同時,為確保各單位建設節約型社會活動取得實效,建立健全了兩級督查組織,以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肖辛方曉吳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