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濰坊,60枚禮炮響徹云霄,1500只和平鴿振翅高飛,67名曾被日軍囚禁在此的歐美僑民來到了這里——
60年前結束的那場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對當時居住在中國的外國僑民來說,也意味著傷痛和淚水。17日,67名曾被日軍囚禁過的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的人士及其家人來到山東省
濰坊市,在關押他們的濰縣集中營舊址前,以勝利者的姿態慶祝這個集中營解放60周年。
當年,他們被日本軍人從北京、天津、青島、煙臺等地強擄到這座集中營時,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還是10歲左右的孩子,而今,他們大多已是耄耋之年。當他們步入集中營的舊址,看到那些熟悉的建筑物時,一些人相擁而泣。
主辦方———山東省濰坊市人民政府用禮炮、和平鴿歡迎這些遠方的客人。60枚響徹云霄的禮炮,代表著濰縣集中營解放60周年;1500只振翅高飛的和平鴿,代表著1500名集中營難友獲得了自由。
濰縣集中營舊址,位于今天的濰坊市第二中學和濰坊人民醫院院內。1942年3月,日本為報復美國限制日裔美籍人士在美國本土活動,在當時的濰縣樂道院設立了外僑集中營,關押了2008名外國僑民(后因交換戰俘釋放了500人),他們分別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荷蘭、比利時、伊朗、菲律賓、古巴、希臘、挪威、烏拉圭和巴勒斯坦,其中以歐美人士居多,兒童有327名。1945年8月17日,集中營被解放。
反思戰爭,是為了避免戰爭。這些親歷過戰爭的老人們,面對熟悉的一草一木和記錄著他們那段苦難生活的一張張珍貴歷史照片,激動不已。現任美國新澤西州議員的戴愛美女士,9歲時和哥哥、姐姐、弟弟一起,被日軍關押進濰縣集中營。她說:“我們這些曾經被關押在集中營的人,今天愿在這里以親身的經歷體會,告訴大家:戰爭、仇恨、暴力絕非引向和平之途!”
(新華社濟南8月1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