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9月6日訊(記者呂華遠通訊員張學強)服務今天,享受明天。我省下一步有望探索建立“養老義工積累制度”,鼓勵個人早期義工積累,進入老年時享受同等數量的義工服務。這是記者6日從省老齡委第17次全體會議上了解到的。
據省老齡辦的有關人士介紹,居家養老義工服務運行模式在我省尚未有正式的試
點,但省外一些地方已經推出了類似的服務,給我省探索建立“養老義工積累制度”提供了借鑒。我省將在探索建立上述制度的同時,還有望探索建立低齡健康老年志愿者隊伍,進行“低齡健康老人義工積累和使用”試點。
據了解,浙江寧波市海曙區推出的養老義工服務,由義工義務對獨居困難老人進行上門服務,義工隊伍由社區居委會與敬老協會共同管理,可自愿參加,自由退出。區敬老協會逐一記錄義工的服務時間和服務質量,統一入檔。若干年后,當義工本人需要服務時,可提出申請,由敬老協會統一調度義工為其提供相應的養老服務。
在我省,60歲以上的老年人現已達到1193萬,占全省總人口的13%,總量居全國第一。據預測,“十一五”期間將是我省老年人口的急劇增長期,到2010年,全省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1360多萬,給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重大挑戰。圍繞“老有所養”等問題,我省正在抓緊制定《山東省老齡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力爭讓多數老年人養老保障的主要問題在家庭中得到解決。
目前,全省社會力量興辦的各類養老機構達到399家,床位數達到31000多張,這一數字與老年人總量相比仍是“杯水車薪”,因此,健全家庭養老保障制度,讓老年人足不出戶即可養老顯得尤為重要,目前,我省已有445.46萬戶、620.2萬老年人簽訂了《家庭贍養協議書》,占應簽戶數的85%。在強化家庭養老的同時,我省將倡導全社會開展幫扶、認養、資助、志愿者服務等多種形式的救助活動,經濟條件好的農村實行養老補貼制度和養老保險制度。
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