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姜言明 通訊員 張剛 報道
本報東平9月20日訊“與去年相比,每畝地至少增收80元!苯裉,家住彭集馮莊的任尚和很高興。家里的7畝玉米地,平均畝產達到698.8公斤。
產量高了,收入增了,得益于農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的開展。東平縣農業局的尹承華,是專門負責馮莊10個示范戶的技術指導
員。他告訴記者:“技術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這是上邊的要求。我的工作業績,也是由到示范戶家中指導的天數及增產產量來考核!
今天,農業部組織有關專家組成測產驗收委員會,對東平縣承擔的2005年農業科技入戶玉米示范工程項目進行抽查測產。經過實打實收和理論測產,專家們認為,今年,東平縣1000個示范戶萬余畝玉米平均產量可比去年增產85公斤,增幅在20%以上。
在我省,像東平的科技入戶示范縣還有萊州、章丘、滕州、青州、肥城,涉及玉米、小麥、農業機械、生豬等方面。而像任尚和這樣的示范戶,全省共有6000家。省農業廳總農藝師張成林表示,科技入戶不僅實現了科技人員與農戶的“零距離”對接,彌合了技術推廣“最后一道坎”,而且有望在原有基礎上,構建起基層農技推廣新體制,目前我省已初步構建起科技入戶持續運轉的雛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