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將成中產型社會結構 利于建和諧社會
新華網天津11月17日專電(記者周潤健、程子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研究所流通與消費研究室主任陳新年在此間說,從2000年到2020年的這一時
期將是我國中等收入者比重快速增加的階段,中等收入成為繼“溫飽”、“小康”之后又一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經濟標準。
陳新年介紹說,隨著社會財富的積累、社會公平觀念的普及、社會流動頻率的加快以及權力與財富的分離,低收入者將會不斷減少,原來屬于低收入者的大部分人將成為中等收入者。
陳新年說,根據我們確定的中等收入標準個人年收入3.4萬到10萬元左右,2002年只有7%左右的人成為中等收入者,到2005年估計不超過10%,而到全面小康社會中等收入者比重應在50%以上,就是說,從現在起每年平均至少要增加2.6個百分點。如果2020年的城市化率為60%,按14億人口算的城鎮人口則有8.4億,按三口之家算約2.8億個家庭,50%的中等收入者意味著大部分城鎮家庭和少部分農村家庭達到中等收入標準。
陳新年預計,國內大中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中等收入者將呈幾何級數增長,中部地區中等收入者比重將得到較明顯提高。
·未來趨勢
雖然中產階層在中國社會不過是初具雛形,但是由于中產階層對社會政治經濟等各層面的深遠影響,學界對中產階層的研究亦非常關注。一份由內地某大學主持的相關研究認為,中國中產階層占社會人口11.9%,并認為中國中產階層職業主要由事業單位管理人員或技朮專業人員、黨政機關公務員、企業技朮人員、經理人員、私營企業主組成。
·“誰”是中產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推出的《中國中產階層調查》顯示:中國中產階層在社會中所占的比例為11.9%。
該課題組是依據以下標準得出中國中產階層占11.9%這一結論的:經濟上月收入5000元;職業為事業單位管理人員或技術專業人員、黨政機關公務員、企業技術人員、經理人員、私營企業主;接受過大學本科及以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