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8個“世界艾滋病日”。連日來,舉國上下掀起了防艾宣傳的新一輪高潮。
在此期間,媒體30日披露的兩則消息讓人震驚:一則是《江南時報》報道,網絡已經成為目前艾滋病傳播的一種“新途徑”,不少網民通過網絡尋找一夜情或多個性伴侶,在一定程度上擴散了艾滋病的傳播范圍;另一則是《北京青年報》
披露,北京警方29日召開公開處理大會,對近期查獲的利用手機、互聯網通信手段進行召嫖賣淫、聚眾淫亂的9名嫌疑人分別予以刑事拘留或逮捕,并打算對500多召嫖手機實行銷戶處理。
眾所周知,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有四種:血液、母嬰、吸毒和性。隨著我國“無償獻血”政策的日趨完善和公眾生育安檢意識的增強,艾滋病通過血液和母嬰傳播的幾率在逐漸減少;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性傳播幾率的大幅提高。據全國艾滋病哨點監測的數據顯示:中國的暗娼艾滋病感染率從1996年的0.02%上升到2004年的0.93%。也就是說,在短短8年時間內,通過暗娼性傳播感染艾滋病的中國人增加了46.5倍!并且還不包括日益增多的一夜情、網上召嫖等很難監控的人群!(11月28日《新華網》)。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跟早期的掃黃不力有關,另一方面也歸咎于網絡的推波助瀾。隨著手機、互聯網等通信手段的日趨發達,色情行業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興盛。被“掃黃打黑”行動追趕的無處逃遁的暗娼,也開始把目標轉向互聯網,通過手機、QQ、甚至是視頻聊天來召嫖賣淫,而大量的黃色網站則不僅為網民鏈接各種非法信息,更有甚者還直接為召嫖賣淫行為提供便利。于是,一夜之間,網上裸聊、一夜情、網絡召嫖蔚然成風,“包二奶”“養小蜜”
更成了不少有錢人炫耀性消費的資本,發展到今天,南方一些發達地區甚至還出現了“性派隊”“換妻游戲”等骯臟行為。性泛濫的現實必然導致性疾病的迅速傳播,加之網絡傳播不容易被監控,其危害也就更加嚴重。
所幸,我國政府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為了堵住網絡性泛濫和艾滋病的傳播,舉國上下先后開展了打擊色情網站、視頻聊天以及非法手機短信等行動。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網絡色情和網絡犯罪的囂張氣焰,但我們也必須注意到這樣一個現實: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互聯網還在飛速發展、各種聊天室還大量存在、手機短信仍不可避免,這就要求有關部門在加大性教育和防艾宣傳的同時,還必須時刻盯緊網絡色情犯罪,加大互聯網及手機通信犯罪力度,切實警惕艾滋病通過網絡迅速傳播。當然,我們也必須意識到:艾滋病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如果我們今天坐視網絡賣淫而不去舉報或推崇一夜情,無視艾滋病的肆意蔓延,也許,受害之日離我們就不再遙遠了。
劉克軍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