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孕網”考驗立法機構和政府的智慧
據了解,目前仍活躍的這些“代孕網”,有的曾經被公安機關查禁。它們之所以能“死灰復燃”,據警方的解釋,是由于其“徘徊于法律的邊緣”,要經過研究之后方能處理。工商部門則認為,“代孕網”屬于中介性質,對于是否存在經營行為又無法判斷,所
以也無法查處。
“我國沒有任何一部法律明確禁止‘借腹生子’!倍帕⒃蓭煴硎,“根據衛生部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及其他部門規章,在我國禁止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實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術,這意味著醫療機構對‘代他人生育’的技術支持在我國是不合法的;代孕網等其他非醫療機構提供代孕技術更是違法的。但對于自然人之間自愿訂立的代孕合同并無相關法律加以規范,代孕所生嬰兒的法律父母為誰亦無法可依,代孕完成后代理母親、代孕需求者和嬰兒的權利責任都沒有明確的規定,這是需要盡早通過立法加以完善的!
“由于法律存在空白,如果放開醫學代孕,那么就會引發一連串的倫理法律危機。”中國人民大學婚姻法學專家孫若軍副教授稱,“像現在完全禁止,又會將走投無路的夫妻逼到民間代孕的路上去。”
在采訪中,很多人認為,曾經有過很長一段時間,執法者不是依法執法,而是以自己的感情代替嚴肅的法律,以個人認識中的是非標準,混淆合法與違法的界線,F在的執法者對“代孕網”執法采取慎重的態度,這是法治意識的勝利,更是社會的進步。
“謹慎治理‘代孕網’,這對推動社會觀念的進步,比簡單地查封一個網站具有更深遠的意義!崩蠲鱾ソ淌谌绱嗽u價道,“盡管有人買就有人賣,這是市場經濟下的一條簡單法則,但也并不說明‘代孕網’就可以繼續不明不白地存在,有關部門應盡快解決這個問題!保谟浾叩牟稍L中,很多人贊同這樣的觀點。
目前,有關代孕的一連串問題仍沒有最后的答案。面對這些新問題,面對怎樣依法執法的一次生動實踐,我國的立法規定和政府的治理措施,應表現出怎樣的理性與智慧呢?!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