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山東頻道6月21日電 當前,我國太陽能產業發展方興未艾,但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太陽能產業要真正做大做強,一些障礙有待消除。
據國家太陽能熱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截至2005年,我國太陽能集熱器總保有量達到7500萬平方米,覆蓋約4000萬家庭的1.5億人口。其中,僅去年推廣量就達1500萬平方米,比歐美10年的總和還多。太陽能生產領域也涌現出德州皇明太陽能和濟南力諾瑞特太陽能等幾家龍頭企業。
然而,業內人士也對太陽能產業發展現狀深表憂慮。力諾集團總裁助理李日升認為,當前太陽能產業發展存在以下5個方面的障礙:一是光伏產業兩頭在外,即90%以上的原材料依賴進口,90%以上的產品依賴出口。二是我國太陽能產業正式起步才10多年時間,在設備、工藝、技術、市場和人才等方面都很薄弱,多數核心技術特別是硅材料等仍需引進。三是盡管10年間世界晶體硅光伏組件的生產成本降低了32%,但國際市場售價與中國人消費能力仍有很大距離。太陽能空調和集中供水、供熱的價格也使人望而卻步。四是我國《可再生能源法》雖然已正式實施,國家也配套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但要落到實處還有一個過程。五是太陽能產業門檻較低,我國企業又存在跟風現象,容易見好就上,一哄而起,造成投資過熱和市場起伏。(呂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