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世界杯成了我們的生活主題。
不管你是不是球迷,也不管你愿不愿意,這場持續一個月之久的來自遙遠德國的足球賽事,已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這其中,有快樂的歡呼、徹夜的興奮、久違的暢快與輕松,也有失望的淚水、趕也趕不走的瞌睡和無奈的嘆息……不管怎樣,起碼它讓我
們的生活暫時遠離了平淡。
大四學生小孟自封為“職業球迷”,原因是他可以不學習,但是不能不看世界杯。
世界杯開賽后,他的生活就一直是這樣的:上午十一點起床,洗臉、刷牙,吃“早飯”,再圍著校園溜達一圈;下午一點半,回宿舍“早休”,三點到四點起床,坐下,打開電腦,上網,查看體育新聞,看到“反胃”,沖個涼水澡,找本武俠書,聽音樂;六點,叫外賣,順便準備凌晨的“晚餐”。比賽開始了,一杯茶或一杯水,邊看世界杯邊與同學議論。他時而沉默不語,時而狂吼亂叫,手持礦泉水瓶敲擊電腦桌,有時與同學對掌,大“耶”一聲,慶祝共同偶像的進球。
由于網速的原因,IPTV(網絡電視)的播放進程有時與現場直播相差五六分鐘。一些心急者就穿梭于各宿舍間,力圖在第一時間獲得進球信息。小孟既討厭又喜歡這些人,討厭是因為心急者在精彩處的狂吼讓他失去了看下去的意義,喜歡是因為他也獲得了期待已久的精彩,他喜歡與同學分享這份精彩、這份激情、這份快樂。凌晨五點,他開始睡覺。
就這樣,他每天的生活從世界杯開始,到世界杯結束。他感到已不是世界杯需要他,而是他需要世界杯。
“生活太平淡了,總渴望發生點兒什么。”在一家私企上班的小武說,這下好了,有了世界杯,壓抑四年的情緒終于可以釋放了。
釋放歸釋放,工作還是要干的,看球得熬夜,上班遲到怎么辦?不過還好,小武攤上了一個“通情達理”的老板。“記得開賽那天下午,我們正談著準備在酒吧集合,一起去看世界杯,這時經理進來了,見我們都不說了,他先開口了,‘不就是世界杯嘛,一起看時別忘記叫上我’”。小武說,經理也是球迷,年輕時很瘋狂,常熬夜看球到天亮。
現在,小武的上班時間比平時拖后了一個小時,下班時間也拖后了,工作熱情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很多人為看個安心球,本該晚上需要加班完成的工作,白天提高一下工作效率就解決了。
“工作的質量是絲毫不能含糊的。”小武說,經理對他們這樣好,他們沒有理由不拼命工作。
“德國隊以5比3點殺阿根廷隊。”早7點,劉經理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了解最新的世界杯戰報。
由于最近公司的事情特別多,身為鐵桿球迷的他不得不忍痛割愛,放棄收看晚上的世界杯現場直播。他說,由于公司正洽談一筆數目不小的訂單,雖小組賽時的第一場比賽還可堅持看完,但后面的比賽就很難堅持看下去了。周圍的朋友都知道他是個超級球迷,就紛紛給他出主意,“后來還是老婆細心,幫我的手機開通了不少新功能。”
“這下我的手機成了世界杯小秘書,每天早上只要一開機,就會自動跳出比賽的結果、賽事狀況、球員花絮等一籮筐信息。”劉經理說,盡管不能看現場直播有些遺憾,但能在第一時間獲得即時戰報,“我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有一次,加班到深夜,剛散會的時候,就收到前方戰報——意大利點球獲勝,進軍八強。當時,辦公室里的同事大部分都和我一樣是意大利隊的球迷,大家一聽這個消息,高興得差點兒跳了起來。”
記者了解到,隨著手機的普及和網絡技術的升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手機獲取最新賽訊,甚至通過手機電視觀看比賽。據濟南移動的有關負責人介紹,世界杯期間,相關視頻、文字短信、彩信等業務的定制量一直處于攀升狀態。
林小姐的看球史要從2003年算起,那時她上大三,一個偶然的機會喜歡上了足球。她說她看世界杯是因為喜歡足球,喜歡足球是因為討厭沉悶。
“生活太平淡了,是世界杯讓我的生活變得多彩起來。”她說,每個人都需要充實的人生,富有激情的生活,足球可以滿足這些,世界杯可以給予這些。激烈的對抗、流暢的配合、精湛的技術令人賞心悅目……這一切都讓她的激情得以宣泄,她喜歡體內那種山呼海嘯般的熱血奔涌。
“足球是一項集體運動,看球也不能一個人看。”她說她喜歡到劇院看世界杯,與陌生人一起體驗那種狂野,共同慶祝支持球隊的勝利。她不喜歡到酒店或酒吧看球,她認為那里的人太雜,她也很反感男人無意識中吐出的臟話,她說足球可以讓一個人在得意忘形之時原形畢露。
她說自己到劇院看了十幾場比賽,“即使男球迷也不一定像我這樣癡迷,但我不是球迷,頂多算半個球迷或準球迷。”原因是她至今不能準確喊出球員的名字,也搞不懂點球、角球、定位球、越位;她喜歡勞爾,希望他能重現王者風范,但很無奈,西班牙隊被法國隊淘汰了。她還說,自己看世界杯很淡泊,有偏好但對勝利不偏執。
小董的朋友、同事都是球迷,現在大家談論最多的就是世界杯,他卻一句話都插不上,這讓他很郁悶,為了打破這種“公共話語權壟斷”,他決定看世界杯。
過去的每天晚上十點,是他洗澡準備睡覺的時間,但現在他與朋友一起來劇院看球“掃盲”。他一再勸自己,足球既然能成為世界第一運動,讓無數的人為之癲狂,肯定有其獨特的魅力,只不過他沒發現罷了。
當晚的第一場比賽是巴西對加納,初來乍到,感覺很新鮮,一貫準時的睡意這次遲到了,小董被“球迷集中營”的氣氛所感染,跟著喊了幾聲“好球”。
凌晨三點,懸念最大、球迷最關心法西之戰(法國對西班牙)上演了,此時睡意已牢牢控制了他,耳邊不時傳來球迷尤其是女球迷的尖叫聲,這真讓他這個大老爺們汗顏。但也無奈,生理上的需求怎能克服?眼皮似比泰山重,當然也會被進球后劇院的尖叫聲所驚醒,跟著興奮幾分鐘,但很快又會閉上眼睛。
賽后,朋友稱小董確是不折不扣的偽球迷,法西之戰,高手之間的較量,懸念重重,他竟然還能睡著。小董心里也嘀咕,干嘛要強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情,拖著疲憊的身體,搖臂吶喊一整夜,第二天睡意綿綿,還要強打精神,不看世界杯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嘛。
“孩子的高考志愿終于填完了,我也可以安心看世界杯了。”聽說記者要采訪超級球迷,熱心的同事想都沒想就向記者推薦了老韓,理由是當了20多年足球裁判的他,是個不折不扣的鐵桿球迷。讓老韓沒想到的是,孩子高考和世界杯來了個大沖撞,“我是個理性球迷,最后思想斗爭的結果自然是世界杯給高考讓路。”盡管世界杯在高考后開戰,但自己的孩子對足球并不感冒,為讓孩子在高考后有一個好的休息環境,老韓只能忍痛割愛。
“以前自己熬夜看球的時候,精彩之處,常能聽到外面傳來的歡呼聲,之后就有人在樓道里提意見‘孩子明天還要上課呢’。現在我終于能理解那些父母的心情了。”老韓說,為了孩子,只能對足球“揪”著心了。
好在孩子的高考志愿填完了,做父親的責任也可以先告一段落了。老韓說,下面的球賽也越來越精彩,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工作也不是太忙,能安心看完后面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