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未踏出過貴州惠水縣縣城的苗族少女吳琴,自從一次昏迷后醒來,她就總是說自己的家在福建泉州。這是為什么?
說了十幾年的家鄉話,她也一下子不會說了。甚至連生她養她的父母,在她眼里,也恍然間成了陌路人。這又是為什么?
事件撲朔迷離,一時間變得異常神秘。近日,本報記者聯合福建電視臺《發
現檔案》欄目記者,前往貴州和泉州兩地,對事件真相進行調查。
第一幕 少女暈倒醒來不懂家鄉話
2005年10月25日,貴州惠水縣民族中學高一七班17歲的學生吳琴在上早讀課,當時班上有點鬧,她突然說“你們鬧什么,不要鬧了”,接著就暈過去了。
30分鐘后,吳琴蘇醒了過來。此時,同學和老師發現,蘇醒后的吳琴竟不認識同班同學和老師了!也聽不懂同學及老師平時所說的惠水方言!
羅老師用當地方言問吳琴“你知道三都清水麻沖嗎?”(吳琴的家)她一臉茫然。羅老師接著用普通話問她,“你家在哪里?”她說“福建!”,羅老師繼續問福建哪里,她說“泉州”。
第二幕 生活17年的家竟變得陌生
據吳琴的家人回憶,當天吳琴踏進家門,感覺非常奇怪,“生活了十幾年的家,此時在她看來,好像剛認識一樣”。
其父親吳邦權說,她連父母都認不得,一直問她媽媽說,“你是誰啊?這個屋子黑洞洞的,你把我帶到這里來干什么?我家不是住在這里!”
“確實太不適應了,我覺得這不可能是我家!”2006年6月29日,失憶一年后的吳琴在接受采訪時說,“福建這個詞對我來說真的很熟悉。”
第三幕 沒出過縣城硬說家在福建
記者從當地電視臺所拍攝的錄像資料看,吳琴醒后神志清晰,表達流利,只是對自己周圍的一切感到陌生和難以接受。
對此,其家人很不理解,從小就在這里出生長大的吳琴甚至連惠水縣城都沒有出過。為什么說自己的家在千里之外的福建?
她所說福建泉州的“家”到底是什么呢?惠水民族中學的劉本老師曾經讓吳琴寫下自己每次暈倒時的感受。
在近2000字的信件中,吳琴在信的第二頁,詳細描述了她的那個遠在福建的“家”以及電話號碼。
第四幕 吳琴曾幫助一名泉州小伙
吳琴的父親介紹,初二時,吳琴的學校來了一個來自泉州的賣洗發精的小伙子。中午,吳琴見他餓了,就把自己的飯給他吃。
小伙子很感激,就給她留了電話號碼,之后,還通了幾次電話。吳琴寫的電話號碼,很有可能就是那個泉州小伙子家里的電話。
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心理科的朱祥路醫生認為,吳琴對泉州小伙子的感情,讓她對電話號碼的印象得以加深,而她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也形成了具象的思維,這兩種記憶交織在一起。最終造成吳琴福建有一個“家”的獨特記憶。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緊張的學習和沉重的家庭經濟負擔,卻成為她通向未來道路上難以逾越的巨大阻礙。這種無形的壓力,造成她一次又一次昏厥,由于沒有引起家里人的足夠重視,最終導致了失憶的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