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在海外掀起反盜版旋風之后,全球最大軟件制造商美國微軟公司又把打擊地點轉回國內。
昨天,該公司在美國總部宣布,微軟已經向美國多個法庭提出上訴,控告美國26家公司銷售盜版微軟公司的軟件。微軟希望通過此舉打擊盜版、保證自身利益。
微軟當天還表示,這次控訴只是公司打擊盜版的一部分,今
后,公司會采取多項措施杜絕市面上出現該公司的盜版產品。
被告遍布整個美國
微軟稱,該公司上周末同時向美國7大州的法庭遞交訴狀,被起訴的26家公司遍布整個美國,包括科羅拉多州、喬治亞州、伊利諾伊州、新澤西州、紐約州、俄亥俄州和南卡羅來納州。
微軟在訴狀中指出,被告的26家公司要么出售盜版的微軟軟件,要么在出售的電腦上安裝盜版的微軟軟件。“我們上訴的意圖非常明顯,我們不光要賠償,更重要的是要打擊盜版、使盜版商們無路可走。”微軟代表律師瑪麗·喬·施瑞德說。
微軟這次的重點保護對象是公司的拳頭產品Windows操作系統和Office辦公系統軟件。為了保護這兩個主要盈利產品,微軟甚至在不久前發布了一款名為“Windows
Genuine Advantage”的軟件,這款軟件就是用來檢查用戶所用的Windows產品是否為正版產品。
雖然每年微軟可從Windows、Office產品上獲得數十億美元的利潤,但整個操作系統市場變得越來越飽和。更重要的是,猖獗的盜版使得微軟盈利空間更小。
盜版商好比毒品販
“盜版商的利潤率達900%,是售賣毒品可卡因利潤的9倍!”微軟曾表示。
瑪麗律師認為,盜版已經嚴重影響到微軟的業務,盜版的存在使得盜版商不用支付研發成本就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微軟希望用戶購買正版產品以保證微軟的利益。
2003年,微軟的Office2003英文版剛在美國上市,“補帖版”的繁體中文版也旋即登臺,而預計2005年才能上市的微軟“長角牛”,卻穿越時光隧道以不足2美元的價格出現在馬來西亞街頭。微軟稱,每年因為全球軟件盜版使得該公司損失在100億美元左右。
微軟稱,
2003年截獲的盜版微軟產品的數量比兩年前增加了一倍,達400萬套,但是這些價值13億美元的盜版只是冰山一角。目前,軟件盜版中心已經從原來的美國加州和西歐轉移到了巴拉圭、哥倫比亞、烏克蘭等國,在亞洲,除了以盜版著稱的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泰國以外,越南、中國澳門、緬甸等地都出現了盜版工廠。
攘外必先安內
以前,一提到打擊盜版,讓比爾·蓋茨和鮑威爾咬牙切齒的是印度、俄羅斯等海外市場。微軟采取開通反盜版網站、司法等手段多次對這些地區進行打擊。但這一次,微軟打算在本國進行一次圍剿。
微軟認為,美國市場的盜版率比別的地區都要低一些,但是美國擁有的計算機總數相當大,因此美國市場的盜版問題也不容忽視。
得知成為被告后,26家公司紛紛不服。他們普遍反映,微軟憑借自己財大氣粗在到處找茬,因為在微軟控告之前,該公司從未發出任何警告信號。
(來源:北京現代商報 李薇/編譯 張彬/制表)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