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統計顯示,截至1月22日,滬深兩市股票總市值首度突破11萬億元。一個月前的12月20日,這個數值剛在一片驚呼聲中突破8萬億元大關,而再前一月的11月17日,該數據僅為6.5萬億元。短短兩月間,兩市總市值的增幅高達69.23%。
伴隨著中國股市的膨脹,各種“風險說”、
“泡沫論”的質疑之聲也開始蔓延。1月16日國稅總局發布的《清算房地產企業土地增值稅通知》(下稱“《通知》”),更一度被市場解讀為調控股市過熱的信號。
1月17日,《通知》下發次日,滬深兩市地產股全線下跌。受此拖累,滬市股指下跌42點,跌幅達1.49%;深市股指更跌去227.24點,跌幅達2.84%,直接“殺傷力”巨大。在上市房企連續發布公告,以及國稅總局發布《通知》與調控樓市股市無關的“安撫”聲明之后,投資人才打消疑慮,股市又重拾升勢。
國內股市這波牛市真的是誰也攔不住嗎?土地增值稅風波雖漸平息,但不可否認的是,對于中國股市未來趨勢判斷的巨大分歧,已初露端倪。
土地增值稅意外“攪局”
1月16日晚8點,國家稅務總局官方網站發布了一則《關于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增值稅清算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各地從2007年2月1日起,開展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增值稅清算,正式向企業征收30%~60%累進制土地增值稅。
突如其來的稅收政策在17日下午顯現威力,滬深兩市地產股全線下跌。截至閉市,共有62家地產股下跌,26家跌停。其中,被稱為地產龍頭股的萬科A自2000年以來,首度遭遇跌停,當日收報17.28元人民幣,急挫10%;華僑城A、保利地產、招商地產、金地等地產領頭羊幾近全線跌停。上海房地產分類指數下挫9.3%。
中資房企在H股的表現也如出一轍。富力地產下跌7.77%,中國海外下跌6.06%,深圳控股、雅居樂與上海置業均遭大跌,平均跌幅超過8%。中資地產股市值一日蒸發154億港元。
當日晚,萬科等多家房企連夜對事件影響做出評估,并于次日發布“澄清”公告。萬科在公告中稱,由于已對土地增值稅預留了高達3億元的準備金,未來盈利預期不受影響。類似表態性公告還包括了招商地產、金融街、陽光股份、深長城、泛海建設等上市公司。
對于土地增值稅帶來的股市震蕩,顯然也在管理部門意料之外。1月18日,國稅總局也緊急發布“安撫”通知,強調清算政策不屬于樓市調控行動,更不會額外增加房地產企業的稅收負擔與購房者的經濟負擔。對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20%的,免征土地增值稅。
1月19日,在《通知》出臺第四天,股市開始震蕩上行。上證股指一舉升至2832點,收復失地;深成指更是大漲274點,漲幅達3.52%。
對此,北京大學房地產金融中心主任馮科分析認為,通過將項目分割成數期開發,最后一小部分遲遲不收尾通常是企業拖延繳納土地增值稅的慣用手法,開發企業可以將這筆應繳稅費投入到下一個項目中去,因此真正影響房地產運作的關鍵因素仍是融資,而不是土地增值稅本身。
分析師們的主流意見是,土地增值稅僅對高收益項目以及握有大量土地的開發商影響較大。“類似萬科這樣的企業,平均開發周期都比較短,影響會很小。”證券分析師王德勇認為,土地增值稅對低毛利的普通住宅影響較小,影響較大的主要是華僑城、陸家嘴、綠城中國等擁有大量土地儲備或商業地產項目公司。
土地增值稅是什么信號
盡管土地增值稅并未對股市形成實質性影響,但是由政策帶給股市的瞬間強力沖擊仍然讓人心有余悸。
“目前的土地增值稅清算政策傳導了一個調控的信號。”中信證券在日前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中指出,房地產行業目前正進入宏觀調控的前夜,需要高度注意風險。
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房地產分類指數為例,去年2006全年飆升159%,漲幅超過了上證綜合指數同期的130%。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于洋表示,經過近期上漲之后,地產類股票價格已接近歷史高位,在這種情況下,任何負面消息都將成為投資者獲利回吐的理由。
但摩根士丹利前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撰文表示,基金經理們手中的錢仍然很多,中國內地的投資渠道依然很窄,依靠一兩個政策無法改變資本市場格局,現在還看不出政府消除泡沫的真正決心。
管理層的態度似乎也很微妙,既要嚴征土地增值稅,同時也不愿傷及股市。
事實是,土地增值稅根本就非新開稅種。據曾參與增值稅課題研究的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謝百三介紹,始征于1994年的土地增值稅,是為了調控1992年—1993年第一輪房地產過熱而制定的。但后來由于各地發展房地產業的需要,在實際征收中,僅按出售商品房收入1%-2%的比例進行了預征,部分地區甚至尚未開始預征。
“此次清算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他們顯然知道這么高的稅率,對房地產企業的盈利意味著什么。”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開發商說。
據中銀國際分析機構測算,土地增值稅對盈利在30%以上的房地產上市公司較為不利。按照33%所得稅率計算,預計利潤率將下跌0.03至2.63個百分點,純利受影響比例約在9%~15%范圍內;毛利率逾50%的高檔項目利潤率將減少24%;只有毛利率低于30%的影響很小。
隨著政策面、管理層意見逐漸明朗,有越來越多的機構轉入了高度戒備狀態。
股市又現“泡沫”之爭
1月22日,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中國證券業協會第四次會員大會上談及對近期股市的感受,頗耐人尋味。
尚福林說,“近期聽說兩個例子,一個是證券公司像搬家公司一樣,用車到居民區去把投資者拉到證券公司開戶,他們對投資者進行風險教育了嗎?另一個是,一個老年投資者,到基金公司買基金,買完走了,一會兒又回來了,問基金公司利息是多少?”
“可見投資者對基金的認識還是一點也不知道啊。我要提醒大家,強化風險揭示。” 尚福林認為,市場好了,更要加強投資者風險教育。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股市新增開戶數出現爆發性增長。新年頭10個交易日新增開戶數已高達129萬戶,其中A股和基金開戶數幾乎各占一半。以每個新開戶投資者平均5萬元資金來計算,前10個交易日就有近650億元資金入場。
在高漲的人氣和充沛的流動性之下,“市場整體市盈率已經達到35倍以上,剔除虧損股的市盈率差不多在30倍左右。”東方證券研究所所長梁宇峰向記者分析,“這樣的市盈率水平,放在全球市場,以任何標準衡量,都是很高的。特別是某些行業和板塊,市盈率水平超過50倍。我認為,股市已經進入過熱狀態,局部性泡沫已經形成。”
謝國忠也認為,“過度的流動性已經使股市翻番;而在未來,中國股市可能會經歷一次痛苦的調整,如同2001年后所發生的那樣。”
一位業內人士這樣評價,股市越來越像爬陡坡,任何一個大石頭下來,大家都要滾下坡,但這個石頭什么時候出現,出現在哪里,現在誰也不知道。
名詞解釋
所謂土地增值稅,是對有償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著物(統稱轉讓房地產)而就其增值部分征收的一種稅。土地增值稅實行四級超率累進稅率,即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的部分,稅率為30%;增值額超過扣除金額50%至100%的部分,稅率40%;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100%至200%的部分,稅率50%;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0%以上的部分,稅率為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