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8日上午10時,農業部副部長高鴻賓在國新辦舉行發布會,介紹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等方面情況。高鴻賓在回答路透社記者的提問時,批評《紐約時報》關于中國用“毒水”養魚的報道聳人聽聞。
???????中國網1月8日報道 8日上午10時,農業部副部長高鴻賓在國新辦舉行發布會,介紹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等方面情況。高鴻賓在回答路透社記者的提問時,批評《紐約時報》關于 中國用“毒水”養魚的報道聳人聽聞。
???????路透社記者:“第一個問題,我想問一下中國《食品安全法》是否在今年“兩會”期間發布?這個法律的發布是否會影響中國的食品安全?第二個問題是,水產品特別是魚類產品方面仍然存在哪些問題和挑戰?”
???????高鴻賓:
???????《食品安全法(草案)》國務院已經審議,全國人大還要進一步審議。農產品已經有《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來規范。為了提高中國食品的監管水平又制定了《食品安全法》,這個法會進一步提高中國食品安全的水平,同時會進一步加強監管。這對生產企業、經營者、消費者都是有好處的。
???????第二個問題,毒水養魚問題。《紐約時報》有一篇報道說中國在毒水里養魚。我想大家是有常識的,毒水里能養魚嗎?魚能在毒水里活著嗎?我個人認為這個報道有點聳人聽聞,誤導公眾。中國對于水產品養殖已經制定了若干的標準、若干的制度、法律。我們已經在31省市自治區建立了漁業環境、病蟲害防治和水產品質量等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承擔污染物殘留監控的任務。2006年我們對22個省市的19種水產品進行了檢測,檢查樣本5479個,檢測合格率98.6%。中國每年的水產品出口量達到270萬噸,出口檢測合格率在98%以上。我同意說個別企業、個別產品有問題,但是決不是普遍的,決不是全局,決不是全部。所以請你回去轉告《紐約時報》,下次再寫這樣的新聞的時候,注意核實一下。 (本文來源:中國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