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周報5月24日報道 5月15日,當親手從廢墟中刨出父親及嫂子的遺體后,武警成都支隊二大隊副大隊長張秋紅并不是一味沉陷入失去親人的悲痛中,而是含淚繼續指揮救援。
????5月20日下午,《法制周報》記者撥通了張秋紅的電話,電話那頭的他聲音略顯低沉,顯然,失去親人帶來的傷痛還壓在他心里。電話里,他的話不多,只是說他又接到了新的救援任務。在提到父親及嫂子時,張秋紅說:“非常感謝家鄉人民的關
心,這件事對我來說畢竟是感到非常悲痛的。現在,我父親和嫂子的遺體,已由哥哥帶回了湖南老家,我只能忍痛繼續去抗震救災!”
???兩親人不幸被埋廢墟
????張秋紅是湖南常德人,1994年到成都服役,結識了現在的妻子并在都江堰建立了溫馨的家庭。妻子去年懷孕,由于張秋紅平時在部隊工作比較忙,在去年9月,張秋紅的父母和嫂子便從湖南來到都江堰,照顧他即將臨產的妻子,張秋紅也為父母和嫂子在都江堰觀鳳小區租了一套三室的房子。正當一家人喜樂融融地為即將出生的小生命忙乎的時候,誰也沒想到,這場空前的劫難降臨四川,還沒來得及和這個小生命見上一面,張秋紅的父親和嫂子就再也無法睜開眼睛。
????據張秋紅回憶,地震發生后,他一直都在部隊備戰,由于和都江堰失去聯系,對當時住在都江堰的父母親、嫂子、妻子和孩子的情況一無所知,直到當天晚上10時,在支隊與都江堰武警中隊始終無法聯系時,支隊決定派張秋紅前往都江堰,一是讓張秋紅看看家人的情況,二是打探都江堰中隊的情況。
????張秋紅冒雨打車來到都江堰觀鳳小區時,已是午夜時分,6層樓的住宅,經過5月12日下午的大地震,已變成一片廢墟。他在小區內大喊妻子的名字,雨中尋找40分鐘后,終于找到母親、妻子和6歲的女兒。劫后重逢的喜悅使一家人此刻抱作一團,但張秋紅瞬間又被噩耗擊中,他得知,地震發生時他的母親正好下樓晾衣服,而他的父親和嫂子正在睡午覺,當時母親眼睜睜看著住宅樓瞬間垮塌,大聲呼喊老伴的名字,但他們最終卻沒有跑出樓,被埋在了廢墟下。
????忍住悲傷繼續挖掘解救
????由于任務在身,張秋紅這天晚上見到母親后,來不及到廢墟上看一眼,就匆匆趕往都江堰武警中隊。一個通宵,他向都江堰中隊傳達了支隊的指示,回到觀鳳小區時,已經是13日的早上。此時,張秋紅一個人來到掩埋父親和嫂子的廢墟前,再也忍受不住悲傷,放聲大哭。
????5月13日這一天,都江堰市大雨滂沱,幾乎所有解救現場都無法進行營救。當天中午,武警成都支隊派張秋紅到都江堰市指揮解救,而解救現場又恰恰就是父親、嫂子所在的觀鳳小區。眼看大雨不減,張秋紅站在廢墟前默默祈禱,整夜未眠。
????14日上午,天氣終于放晴,張秋紅立即帶領戰士開始解救。官兵們用鐵鍬、十字鍬和鋼釬進行先期挖掘后,怕傷到廢墟下的幸存者,最后只能進行徒手作業,搬起一塊塊石磚,刨出一堆堆灰土,張秋紅雙手不住地顫抖。“當時心里真說不出啥滋味,著急,眼淚一直在眼眶里打轉,但還要忍住不能往下滴。”事后,張秋紅說。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戰士們絲毫沒有休息。下午4時,在刨出5具遇難者遺體后,張秋紅和戰士們發現了嫂子的遺體。“她頭上傷口很多,已經沒救了。”張秋紅看著從湖南趕來的哥哥,用力咬著嘴角,不知說什么才能表達自己的感受。但是廢墟下究竟有多少遇難者?還有沒有幸存者?這讓張秋紅不得不暫時忍住悲傷,指揮戰士繼續挖掘。
????直到5月15日上午11時,在成功解救出一名幸存老人、轉移10具遇難者遺體后,張秋紅沾滿灰土的雙手突然摸到了一片衣角,他本能地一愣,這片熟悉的衣角瞬間模糊他的視線,“爸爸,肯定是爸爸。”他和五六名戰士用手刨開父親身旁的碎石、灰土,將父親遺體抬出廢墟。一路走,張秋紅一路灑淚。
????5月15日中午,支隊特別為張秋紅放了幾個小時假,讓他處理父親和嫂子后事。“請父親理解我,我確實無能為力,還有很多人需要我去救,我不能陪你回湖南了,愿爸爸在天堂原諒兒子。”張秋紅在父親和嫂子遺體前燃了幾炷香,然后一抹淚,率領戰士沖向新的戰場。
????在張秋紅的眼中,父親是個特別值得尊重的人,“我現在都感覺像是在做噩夢一樣。”當天下午,張秋紅的哥哥將父親和妻子的遺體送到新都區殯儀館火化,然后將骨灰盒帶回湖南。而張秋紅并不能親自送父親最后一程,他依舊在解救現場指揮,“因為廢墟里還有別人的爸爸,別人的嫂子啊。”
????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其實,無數像張秋紅這樣的勇士,為了能第一時間搶救出被埋的群眾,他們都顧不上個人安危,有的甚至忍著失去親人的痛苦,繼續戰斗在抗震救災第一線。
????家在四川德陽重災區八角鎮的空降兵部隊班長任濤,得知奶奶在地震中遇難、岳母重傷的消息后,悄悄地把悲痛藏在心底,勇挑最重、最難、最險的救災任務,成為15位在4999米高空傘降茂縣的勇士之一。與任濤一樣,空降兵某部15 00余名家在四川災區的官兵,面對家中房屋倒塌、親人遇難或重傷等悲痛,毅然奮戰在營救傷員、搶修道路、勘察災情、空投物資的一線。
????某團“黃繼光連”戰士陳健,是四川綿竹人,妹妹在地震中遇難。當父母告訴他這個消息時,陳健一邊壓抑著失去妹妹的悲痛,一邊勸慰父母說:“還有更多的家庭比我們不幸,你們要多保重自己。”轉過身來,他又投入到抗震救災的隊伍里。
????家在四川綿竹金花鎮的某團戰士李少杰,爺爺、奶奶同時遇難,父母受重傷。5月15日上午,李少杰所在部隊就在這個鎮上執行搶救傷員任務,而連續奮戰了2個晝夜的他,顧不上去祭奠爺爺、奶奶和看望父母,利用自己熟悉地形的優勢,引導部隊展開救援,救出2名幸存者。
????現在,災區到處流動著迷彩的身影,綠色是生命的象征,一道道綠色搭起了一道道“生命通道”,災區人民心中涌動著一股力量,一股戰勝災害的力量。從人民子弟兵身上涌出的真情,讓我們一次次地感動,一次次受到心靈的洗禮。 (記者 郭薇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