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鞍山二路小學自學習實踐活動開始,就深刻認識到: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是學校踐行科學發展觀的關鍵所在。在前期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我們認真梳理、查找影響學校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剖析根源,理清思路,基于人本教育理念,樹立科學的教育政績觀,緊緊圍繞“培養什么人和如何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明確提出了“三為本”的發展模式,即:“辦學以教師為本,教師以學生為本,學生以發展為本”,讓教 ????辦學以教師為本 創新管理和人才培養模式 ????學校的管理對象是人——教師。民主生活會召開前,我們分別進行了骨干教師、老教師、青年教師三個層面的座談會,在與教師的一系列談心活動當中,我們越發深刻的感受到:尊重人、關心人、激勵人是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一支團結、創新的教師隊伍能使學校充滿生機和活力。 ????構建“和合”系統,形成“四氣”聚合力。學校在管理工作中,只有確立“以教師為本”,才能堅持尊重、理解,進行平等溝通,建立和諧關系。基于此,學校提出構建“和合”管理系統,即“和而合作”;形成“四氣”,即“正氣、和氣、順氣、人氣”。一是學校注重在各項工作中把關心和支持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如:完善教師技術職務評審辦法、制訂校本教研工作實施方案、修訂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等;二是注重通過一系列激勵機制來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如:進一步完善教師考核評價機制,修訂《考勤制度》、《調課代課制度》,使教師始終保持旺盛的士氣、高昂的熱情,為學校的建設和發展竭盡全力;三是引導教師牢固樹立主人翁意識,自學習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教師們共提出合理化建議28條,積極參與對學校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的評議活動,滿意度為百分之百,使分析檢查報告的形成過程,成為全校上下深化認識、查找不足的過程,成為促進思想解放、形成推動發展共識的過程。 ????實施“四項工程”,培養人才添活力。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著學校的發展。結合四方區“名師工程”的實施,學校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抓手,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切實加強對骨干教師和青年教師的培養。一是實施干部“一對一”定向培養工程。對現有教師隊伍進行梳理,實施梯隊式培養,分別確定了6名區級骨干和9名校級骨干培養對象。各學科分管領導、校教研員以及優秀黨員與1至2名青年教師結對,進行跟蹤定向培養,計劃利用3-5年的時間建立學校骨干教師人才庫。二是實施“青藍工程”。中老年教師與參加工作的青年教師結對簽訂《青藍工程責任書》,充分發揮中老年教師的傳、幫、帶作用,一起備課、聽課等,幫助青年教師查找失誤,改進方法,使青年教師迅速成長。三是實施“名師工程”。以四方區名師張青命名,成立了“張青工作室”,搭建起語文教學合作研究、互助提高的舞臺,在全體教師中掀起了“學名師、超名師”的濃厚學習氛圍。四是實施師德教育工程。積極開展“黨心暖童心”品牌創建活動,通過舉行師德演講比賽、開展教師“十條禁語”、拒絕“冷暴力”等一系列師德教育活動,讓教師用微笑面對每一個學生,把真情傳遞給每一個學生,把師愛的陽光灑滿校園。 ????教師以學生為本 提高育人和服務發展水平 ????當今的家長對教育的期望很高,不只是滿足于“有學上”,還要“上好學”。為了解家長和學生的愿望和需求,學校20名黨員分成四個調研小組,通過開展發放調查問卷、走訪、談心等活動,我們發現:少數教師的教學行為不夠規范,隨意調課、換課;個別教師過分關注分數評價,應試教育的影子依然存在;課堂效益不高等突出問題,已經制約了學校發展。為此,我們引導教師要樹立科學的教育政績觀,堅持育人第一,讓教育回歸育人的本質。 ????嚴格規范教學行為。針對隨意調課、換課、拖堂、作業多等現象,學校開展了“教學常規強化月”活動。建立健全學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對教師的備課、上課、批改、輔導、評價等環節進行督導檢查,讓教學常規落到實處。 ????積極構建“高效課堂”。以探索“研、聽、評、創——四步教研”模式為突破口,舉辦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會,切實提高教師業務素質。實行推門聽課制度,校領導班子成員深入一線課堂聽課調研,督促了解教師的常態課,把握好教學方向。 ????提高服務水平。實行早晚托管制度,免除了家長的后顧之憂;建立了“陽光談心室”,在批評教育孩子時,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和隱私權;通過發放“家校連心卡”,開通“陽光傾訴熱線”,暢通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渠道;舉辦畢業生家長培訓班,為畢業生家長解惑答疑。 ????學生以發展為本 增強學習和創新實踐能力 ????學生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教育現代化的根本在于促進人的現代化,在于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基于此,學校提出要培養“大寫的人”、“健美的人”、“內涵發展的人”,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注重開展特色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以特色培育為載體,為學生搭建張揚個性的平臺。在藝術教育中提出的“1+X”才藝綜合活動模式,以校園集體舞作為必選活動內容,學生還可選擇舞蹈、器樂等活動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參與積極性。學校的“陽光體育”活動深受學生喜愛,被《中國青年報》刊登,校體育鍛煉隊每年堅持冬訓、夏訓,成績斐然,連續五年榮獲“五項聯賽”冠軍,連續九年榮獲四方區小學生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一名。 ????以養成教育為突破口,為學生鑄牢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結合“流動紅旗”評比,以“評”促“管”,努力營造“活而有序、動而不亂”的校園環境;辦好兩個“好習慣學習班”,定時、定人進行專門培訓,使學生素質進一步提高。 ????以“大語文”活動為依托,培養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5月份開展了題為“讓讀書成為習慣,讓書香飄滿校園”的讀書節,通過開展評選“讀書小明星”、“書香班級”,每周到閱覽室上一節閱讀課、“獻兩本看百本” 共建班級圖書角活動等活動,在學校營造了濃郁的書香氛圍,讓閱讀成為孩子們終身受益的習慣。 |